当下,高铁是我国高科技名片之一,也是当今世界上先进运营管理模式的典范。那么,高铁的运营优势是如何实现的?一般制造型企业的经营决策者又可以从中得到哪些启呢?具体参见图5.11的简要剖析。
图5.11 来自高铁的工厂运营管理改进启发
从图5.11可以看出,高铁的核心优势就在于可以按照既定的“列车时刻表”运行。当下,高铁列车时刻表不仅是各高速铁路公司满足消费者出行的重要运营管理工具,也是消费者心中准时和效率的代名词。实际上,各高速铁路公司一旦制定了“列车时刻表”——生产计划,那么整个公司所能掌控的内、外部资源——乘务员、列车、轨道、后勤等均会无条件地支持并服从于“列车时刻表”的安排进行有序运营,直至将旅客准时(以分钟为精度计算单位)地送达目的地。
其实,类似于高铁列车时刻表的运行安排,在飞机、汽车、绿皮火车及轮船的运输生产中早已有之,在一般制造型企业的订单生产安排、项目管理中也早已有之,但为何只有在高铁系统中才得以精准执行呢?这是值得经营决策者们思考和反省的话题。经营决策者只要细心观察、认真体悟,必能发现高铁运营的更多优势和可供学习、借鉴之处。
至此,一般制造型企业的经营决策者应在高铁列车时刻表的启发下,建立有关生产计划的如下重要认知:
认知1,销售订单的准时交付、货物的快速周转和营业额的提升均有赖于生产计划的拉动。
认知2,生产计划对工厂运营管理的强大拉动作用,离不开生产计划的顺畅运行。
认知3,生产计划的顺畅运行,除了其必要的生存环境创建外,还需要对影响生产计划编制的因素进行必要的管理,以确保生产计划本身具有较高的可执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