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与培训

美国的医学教育属于精英教育,临床医学没有本科学制,所有的医学院都是研究生院,只有获得学士学位的人才能报考医学院。报考医学院的本科专业不受限制,也可以是艺术专业毕业的本科生。

薛翀所在的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在美国排名第一,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全球排名14名,每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本科毕业生中能在医学院继续深造的基本上综合成绩在全校前十。

社区家庭医生的教育一样遵循这么一条精英培养路径。唯一跟专科医生培养有所区别的在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年限和轮转的科目。

一名合格的家庭医生的培养需要经历4年本科+4年医学院+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而我国的医学教育模式现今仍存在多种形态,有类似美国的8年制医学教育,也有类似欧洲或者日本的5年制医学教育,甚至还有7年制度教育模式。

另外,我国还有大量的社区医生是在国家教育水平比较落后年代培养的赤脚医生,或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只接受了中专教育。2017年年底,中国注册医师数量达到339万人,本科以上教育背景不到40%,其中乡村医生90多万。

单从医生数量上看,我国每万人医生数量超过国际平均水平,跟美国持平,但从接受教育的水平去比较,是远远落后的。

社区医生所需要的全科医生数量中,中国经过5年本科+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在20万左右。按照美国的标准,每万人达到3名全科医生的配比,那么还有20多万全科医生的缺口,这些缺口如何补齐是个重大问题。

科班培养和对一些已经在执业但学历较低的医生加强继续教育都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然而基于我国现有的庞大医师队伍,继续教育显然变得更加可行。如果按照美国的医学教育模式,那么我国可能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弥补全科医生的缺口,相比而言,目前国内推行的5+3教育模式更适合我国的国情。

中美家庭医生规范化培训内容也有很大的不同。在美国,家庭医生3年的规范化培训中必须要每周有1~2个半天在诊所实习,而我国的家庭医生在接受规范化培训的3年中,会安排去社区医院实习,但是没有每周1~2个半天到诊所实习的规定,这样的培训体系可能会导致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以后,不具备独立开办诊所和经营个体诊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