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介绍

1.行业发展背景介绍

(1)京都议定书。

为了应对气候变暖威胁,1997 年 12 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 3

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召开,149 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

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规定到

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

1998 年 5 月中国签署《京都议定书》,加入全球减排计划。太阳能作为低碳、

环保的产业开始在国内萌芽。太阳能热水器行业技术门槛低,国内一部分企业

开始介入太阳能热水器产业。随着 2002 年 8 月中国核准该议定书,国家大力推

广太阳能产业,太阳能热水器也开始在国内蓬勃发展。

(2)住建部及地方太阳能政策。

随着《京都议定书》2010 年窗口期的临近,以及 2009 年 12 月《哥本哈根会议》

的召开预期,国家开始大力推行太阳能利用产业。2009 年 3 月住建部发布《太

阳能光电建设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暂行办法》《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

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及相关太阳能普及政策,支持把光热企业列入环保

企业,给予税收优惠等政策。随后江苏、山东、云南等地政府相继出台强制性

政策,城市建筑在 12 层(含)以下必须安装或保留太阳能热水管道安装。同时

此项规定纳入城建及环保部门审批流程。太阳能产业进入火热时代。

(3)家电下乡政策。

为了刺激农村消费,国家于 2007 年 12 月开始试点“家电下乡”,给予农

第八章 美的太阳能热水器案例反思

村用户购买家电补贴。2009 年首次将 20 多家太阳能企业列入下乡名录,相当

于国家为企业给消费者进行产品信誉背书,大大刺激了太阳能热水器行业的普

及与蓬勃发展。

基于国家政策大力推动及优秀企业的经营,从 2002 年开始,太阳能热水器

行业规模保持每年 30%以上的增长,从 2003 年的 115 亿元增长到 2008 年的 430 亿元,

并于 2009 年首次突破 500 亿元,大大激发了各企业进入行业的热情。如图8-1所示。


450

400

350

300

250

200

180

246

320

430


150

100

50

0

115

130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图8-1 2003年-2008年太阳能热水器行业规模(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国家农村能源行业协会《太阳能热利用专业委员会行业报告》

2.行业主要参与者及竞争格局分析

(1)清华阳光:真空管发明与升级者。

太阳能热水器主件由“真空管、水箱、支架”三部分组成,其中真空管转

换太阳能的不见,其热效率是太阳能热水器能否满足使用的关键。清华阳光

作为清华大学参股的企业,在真空管研发上一枝独秀。1978 年发明世界第一根

太阳能真空管,1984 年发明吸热比 80%以上的“晒乐管”,2003 年发明吸热

比 96%以上的“紫金管”,至此太阳能热水器真空管技术相对成熟。基于真空

管的研发升级,清华阳光为太阳能热水器行业发展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自

身也成为第一批太阳能热水器企业的佼佼者。

(2)皇明太阳能:太阳能产业的普及者与技术引领者。

1997 年,《京都议定书》签订完毕后,皇明太阳能从总部山东德州开始启

动《太阳能科普万里行》活动,连续十年,累计行程 8000 公里,在全国建立了

-103-

大单品时代

上百个太阳能科普园,累计发行了 1 亿份《太阳能科普报》,让太阳能进入千

家万户,其自身也成为国内太阳能行业“教父”。

皇明太阳能以太阳能利用研发为导向,除太阳能热水技术外,还重点研发

光电技术的应用、 零能建筑”等太阳能应用项目,并承担了四项国家“863 计划”

与“火炬计划”项目。在太阳能热水器市场,主打中高端产品,在 2008 年以前,

销售一度排名行业第一。

(3)太阳雨太阳能:太阳能热水器产业营销模式颠覆者与领跑者。

太阳雨太阳能成立于 1998 年,旗下含“太阳雨”“四季沐歌”双品牌。

从 2002 年开始,在市场上另辟蹊径,开创了独特的产品卖点与营销推广体系。

在产品卖点层面,基于真空管的成熟,太阳雨从水箱保温角度入手,提出“有

保热墙的太阳能更好用”,并长期推广,带动了市场保温诉求的潮流。

在营销推广方面,独创“城乡联动”模式:以县级代理商为平台主体,发

动乡镇经销商、水电工带客户至现场成交,俗称“割草”。城乡联动模式一方

面通过约 20 天的“蓄水”绑定乡镇意向客户;另一方面在现场营造抢购氛围带

动犹豫的客户,成为太阳雨抢夺市场的利器。太阳雨还有效地通过“村长工程”

等意见领袖营销方式,深入扎根村级市场,取得了优秀成绩,同时也是将“人

海战术”发挥到极致的企业。一场活动有数十上百名业务、经销商、水电

工等团队长成员参与。2009 年,太阳雨太阳能(含四季沐歌)合计销售额超越

皇明,成为行业第一。如图8-2所示。


皇明

太阳雨

桑乐

力诺

四季沐歌

桑普

澳柯玛

华扬

0.9

0.8

0.7

0.7

3.6

3.2

5.9

4.7


(单位:%)太阳能热水器 2008 年国内市场占有率 数据来源:太阳能协会研究报告

图8-2 2008年国内市场占有率

-104-

第八章 美的太阳能热水器案例反思

(4)行业竞争格局。

由于太阳能热水器农村市场前期空白,乡镇存量市场巨大,吃透一个省都

能实现过亿销售额。同时,产品销售更多依赖于人海战术,所以厂家在运作上有区

域偏好,不同区域领导品牌不同,部分区域当地品牌在本地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从全国层面而言,太阳能热水器行业集中度低,缺乏重量级巨头,呈现

出典型的“大产业、小企业”特征。由于进入门槛低,山寨杂牌充斥市场,在

2008 年,浙江海宁品牌超过千家。

整体而言,太阳能热水器行业厂家分为四类,竞争层次分为三层:

· 太阳能热水器行业参与品牌分类如表8-1所示。

表8-1 太阳能热水器行业参与品牌分类

· 太阳能热水器价格及品牌竞争层次如图8-3所示。

高端竞争者


160元/管

占比约15%

皇明、亿豪能、精华

阳光、桑普、力诺、太标、

现代等


80元/管

低端竞争者

大量手工作坊厂自创

品牌、低价参与竞争

中端竞同争者

桑乐、太阳雨、1通、

现代阳光、群升、

同乐、顶好等

占比约25%

占比约60%


低中


品牌知名度

图8-3 太阳能热水器价格及品牌竞争层次

3.美的电器切入太阳能热水器背景

(1)项目组成立背景。

2002 年,美的电器曾介入太阳能热水器行业,但由于各方面原因,该品类

后期被取消。2007 年美的整体厨卫事业部(下称“美的厨卫”)重组合并,经

营热水器、吸油烟机、燃气灶等产品,并于 2008 年取得了同比业绩翻番的优异

成绩。基于厨卫事业部的高速发展需要,以及厨卫事业部热水器产品的关联性,

-105-


大单品时代

2008 年下半年,美的厨卫启动太阳能热水器试销,并于 2009 年 10 月底开始组

建营销团队,正式成立太阳能项目组。

(2)美的切入太阳能热水器行业的优势。

品牌优势:美的品牌被千家万户认知并接受,切入市场具备先天的品质背书与服务背

书。

渠道与终端优势:美的厨卫经过一年重新耕耘,分公司与代理商成熟,同时已经建立数百家

专卖店、数千家网点,产品能快速进入终端直面用户。

生产优势:太阳能热水器水箱的钣金、发泡工艺与电热水器一致,以美的的生产控制

能力,一旦规模化自制,将产生良好的成本优势。

(3)美的切入太阳能的劣势。

准备时间短:2002—2008 年是太阳能热水器迅速普及与成长期,美的错过了该阶段,成

立伊始就直面 2009—2010 年的疯狂竞争期,市场不允许美的有太多筹备与试错

时间。

产品力不足:按照项目组规划,到 2010 年 6 月以前,美的太阳能产品将一直采取OEM模式,

因此产品上很难找到核心差异点,价格也不具备优势。从 2010 年 6 月开始自制,

由于按照集团工厂布局,太阳能热水器将在新建的芜湖基地实现自制,前期工人、

工艺、产能都将存在不可控性,从而影响产品力。因此,2011 年以前产品力本身

将是美的太阳能的短板而非优势,按照经验要实现生产效率的价值发挥,需要

等到 2012 年以后。

行业玩法不熟悉:太阳能行业更偏向于五金水暖的操作手法,同时比水暖做的更深,具备自

身的特色。其倾向于以县代为平台,除开发乡镇网点外,更依赖于水电安装工、

地方意见领袖等毛细血管网络深入农村,将原先未安装热水器的客户通过熟人

介绍实现成交,本质上是发动经销商、水电工、地方意见领袖等实现“人海战术”。

美的是典型的家电“大制造、大分销”玩法,更依赖于通过地级代理商进驻 KA

卖场、开发专卖店、乡镇网点、复合渠道的方式实现大分销,产品实现销售依

-106-

第八章 美的太阳能热水器案例反思

赖于产品自身拉力与导购主推,距离太阳能用户成交还差“熟人”的最后一步。

不同的操作手法,对项目团队提出了较大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