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品牌IP化落地执行需要匹配组织体系的升级,其中最关键的部门是营销系统里的市场部,因为品牌IP化所涉及的工作内容主要是市场部的职责范畴。随着新营销时代的来临,很多企业对市场部已经进行了升级与革新方面的探索,试图以“新传播部”、“心智研究部”等新名称来强化部门的核心职能,同时也彰显企业对于市场部升级的决心。其实,也不妨设立“品牌IP部”,在品牌IP化的战略指导下,实施对市场部的再造与升级。
设立专门的品牌IP研究部门,目的在于梳理规划品牌IP的各大构成因素,并对品牌IP化的落地策略进行规划及指导,属于品牌策略的顶层设计部门。它可以独立于市场部(新传播部)而存在,也可以归属于新的大市场部(传播部),无论如何它的归属如何,必须是品牌传播体系的核心部门。部门的主要职能如下:
1、品牌IP核心构成元素的梳理规划及持续迭代升级
前文阐述过,品牌IP的核心构成主要包括核心层的价值观;主体层的剧本、人设、风格;识别层的标志性话语、标志性行为、标志性符号等元素。这些元素决定了品牌IP的基本构成,是品牌IP内在内涵与外在形象的整体呈现。每一个元素都不是“灵机一动”确定的,都需要经过针对品牌资源的梳理、消费需求的洞察、时代趋势的演变、市场竞争的研究等多方面的分析、梳理、提炼出来的。而品牌IP部,就是专门负责品牌IP构成元素的梳理、提炼并形成具体的品牌IP形象方案的部门。
同时,品牌IP研究部还负责品牌IP的持续迭代升级。品牌IP的构成元素总是在不断地生长过程中,如剧本需要不断丰富、标志性的符号的不断精进、标志性的话语要融入主流用户的时代特性……品牌IP要随同时代的发展、市场的变化、消费的迭代等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不断迭代升级,保证各元素能够在品牌IP价值观的统领下持续适应市场、满足消费者的价值需求。
2、品牌IP化落地策略的规划指导
品牌IP在核心层、主体层、识别层的规划设计相当于对一个明星内在内涵与外在形象的包装,属于顶层的设计,而让目标受众感知到品牌内外与外在的一切行为活动,都属于品牌IP的表达层,包括内容、媒体、事件、社区等要素。这是品牌IP传播推广的具体落地层面,其中的策略制定完全是在品牌IP核心层、主体层、识别层的基础上进行规划的,它们相当于策略制定的核心,是整个品牌传播的原点。品牌IP研究部负责表达层具体策略的制定,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职能层面:
(1)传播内容的生产组织与持续输出
偶尔的好创意其实并不太难,难的是持续的、系统的创意及内容输出。品牌IP化的打造及内容化传播必须建立在优质内容持续生产基础上,在传播碎片化的今天,唯有好的内容才能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唯有持续不断的传播内容的输出才能与消费者产生黏性。企业持续的内容输出并不是一句口号,也不是一个两个人可以实现的,而是需要系统内容生产机制以及强大的内容输出人员。“人人都是内容师;人人都是传播者;人人都是宣传员。”是对新营销传播的生动写照。
(2)媒体矩阵组合的规划选择
在传播媒介碎片化、粉尘化的环境中,如何在研究各大媒体的特性、目标消费者的媒介接触习惯等基础上,制定精准的媒介矩阵化组合策略,实现与目标消费者的有效连接,这是品牌IP化打造及品牌精准传播的重要环节。
(3)传播推广事件的策划
根据品牌基因特点规划系列事件营销活动,或结合社会热点、行业热门事件等开展事件营销,保证品牌的活跃度的同时,推动品牌IP的不断塑造与形成。
(4)品牌社群、社区社群活动的开展
社群是“三度空间”的连接器,传播的路由器和放大器。品牌的很多传播内容及活动都是通过社群进行扩散甚至是形成爆炸性传播效果的。根据企业自有社群以及嫁接社群的特点,不断规划品牌传播推广活动,保证社群的活跃度以及社群的传播效率,强化品牌IP与消费者之间的连接,推进企业品牌IP化的进程。
至于内容具体的发布操作、媒体的洽谈对接、传播活动的具体实施开展、社群活动的传播执行等等一系列的传播开展都是在品牌IP研究部的策略指导下进行的。
(三)品牌IP化战略下,相关组织职能的优化与配置
企业传统市场部的职能大致如下——
产品管理(产品研发、包材管控等);
品牌管理(品牌定位及品传播形象输出等);
策略制定(推广促销策略制定);
媒介管理(传播媒介选择及对接);
数据整理(市场销售数据汇总整理);
市场督导(市场秩序的监督管理)等。
在品牌IP化战略之下,市场部的职能除了品牌IP研究部的职能以及以上的传统职能之外,还应该强化支撑品牌IP打造及品牌IP化战略推进的一系列职能。主要涉及——
1、数据统计分析
包括企业市场销售数据,还包括对于行业数据、消费者数据、竞争对手数据等相关维度的数据的搜集、整理、统计,并在数据统计的基础上定期进行数据分析、预测及建议,给策略制定提供依据。品牌IP化的过程中,目标人群的需求洞察、传播策略的制定、传播媒介的选择等都是建立在大数据基础之上的。
2、消费需求洞察。所有的营销策略制定都是建立在消费需求洞察基础之上的。在这个供给侧与需求侧严重失衡的今天,品牌如何做到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又如何做到精准满足用户需求,实现用户价值最大化,如何能够与目标用户建立有效连接并形成强关系?消费需求的洞察与研究非常重要,应当设置专门的职能岗位。
3、消费场景研究。在消费生活场景化,消费选择随机化的今天,“无场景,不营销”真不是一句危言耸听的话语,场景不仅是即使新流量入口,而且是消费选择的重要依据。消费场景的研究与细分非常重要,它是与消费者沟通的前提。因此,应当专门强化部门消费场景研究的职能,在产品的原点消费场景的基础上进行深度细分及延展,挖掘所有能与产品关联的场景,同时,立足于新消费、新人群、新理念等衍生出来的新场景、场景颗粒度,深入挖掘市场机会。消费场景的研究是新营销的重要环节,也是产品塑造、品牌IP化锻造的重要依据和参考。
4、社群运营管理。基于渠道商、C端消费者的社群构建基本在每个企业都存在,但是,很多企业可能不知道如何来定位不同的社群,也不知道怎样来运营社群,所以很多社群基本处于沉寂、闲置的状态。随同社区电商的发展,我们也看到了社区社群在其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社群俨然成为了一个推广、传播甚至是销售的重要阵地,而社群的运营并不是随便发几张海报、推几个促销活动信息就可以搞活的,需要系统的、专门的人员去运作和管理。
5、自媒体运营管理。“万物皆媒”时代,自媒体成了传播媒介矩阵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还是抖音、今日头条以及微信朋友圈等,都已经在品牌传播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应配备专门人员对企业自媒体进行管理以及运营,当然,很多企业会学选择自媒体运营的外包服务,即便如此,也需要企业陪伴专门的人员进行统筹、协调、管理,让外包公司能够在品牌IP的统领下进行内容输出。
企业的岗位职能的增加与优化,都是为了更好的推进品牌IP化的落地执行,以及确保企业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保持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