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
规范奶牛淘汰的标准和流程,做到奶牛淘汰工作更加透明合理和监督,确保奶牛资产的合理配置。根据本公司的实际,在现有的技术力量和生产水平条件下,制订本奶牛淘汰管理作业标准。
二、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牧业公司及下辖牧场的奶牛淘汰管理。
三、作业内容
(一)奶牛淘汰类型
奶牛淘汰分紧急淘汰(紧急屠宰)、疾病淘汰、主动更新、犊牛选留及后备牛筛选。
(二)奶牛淘汰条件
1.急淘或急宰
有下列疾病或出现下列症候的为预后不良或预后慎重或国家动物防疫法严格控制的疾病。此类疾病多威胁其他动物安全或奶牛生命。一旦死亡,残值大大降低。即使不会死亡,但可以明确治疗价值低。
(1)国家农业部规定的一类动物疫病病(口蹄疫、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疯牛病等)。出现此类疾病或疑似病例,按要求上报和处理。人畜共患病如炭疽、狂犬病、伪狂犬病、破伤风等一经发现立即扑杀并做无害化处理。
(2)明确诊断的内脏破裂,创伤性网胃炎及腹腔脏器粘连。
(3)骨折、关节脱臼、颅脑损伤、脊髓损伤、严重的大动脉损伤的大失血。
(4)严重的感染败血症、厌气性感染、坏死菌感染、有毒血症的肿硬性乳房炎。
(5)不明原因卧地不起且精神食欲差,经人工辅佐都不能起身,治疗两天效果不佳的。
(6)经治疗无效的产后综合症(脂肪肝和肥胖牛综合症)。
(7)急性消化道出血,肠扭转及套叠,严重脱水,休克。
(8)严重的血液循环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
2.疾病淘汰
下列疾病虽不会引起死亡,但其威胁其他动物的健康安全或治疗费用大,治病过程长,或丧失经济利用价值。
(1)结核病、布鲁氏病检疫阳性(按国家两病检疫标准执行)按地方动物防疫部门要求处理。企业内部有条件时,每年组织人力做次结核病检疫,将问题牛列为淘汰对象。
(2)慢性乳房炎牛。半年内乳房炎发病3次或一年累计发病5次的。
(3)蹄病:蹄骨坏死、蹄底瘘管上行感染到腱鞘并发恶病质、长期蹄叶炎消瘦难起身。
(4)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肺炎、肺气肿、肺心病。
(5)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如久治不愈的腹泻、真胃溃疡、反复出现瘤胃鼓气等。
(6)心包炎、化脓性心包炎、严重血液病。
3.主动更新
下列情况奶牛虽有部分价值,但由于饲养成本的大幅上升及受到牛场规模的限制,综合来看不利于整体产奶水平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应列为主动更新对象。
(1)年老,10周岁以上或8胎以上。
(2)低产,头胎产量(305天校正产量)低于4000kg,或连续两胎产量低于5000kg的。
(3)乳房结构差(悬垂乳房),有效乳区两个及两个以下。
(4)当前奶产量,泌乳中后期连续三次测奶记录低于15kg/日,最近测奶低于10kg/日。
(5)繁殖障碍,下列情况认为是繁殖障碍。
a.青年牛先天性生殖器官发育不全,配种8次以上或30月龄仍未配上种的。
b.成母牛产后300天仍未配上种。
c.卵巢静止经治疗无效的。
d.不可逆转的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肿瘤、粘连、阻塞、损伤)。
e.连续两胎流产的。
(6)消瘦,按奶牛体况评分标准,体况2.5分以下的。
(7)连续五次体细胞计数超300万/ml,或经一个干奶期治疗后体细胞连续三次仍高于200/ml万的。
(8)内分泌紊乱,产后无奶,身体变形。
(9)性情凶恶,有伤人记录,存在安全隐患的。
4.犊牛选留及后备牛筛选
(1)新生母犊牛选留条件,犊牛出生重荷斯坦品种27.5kg以上(娟杂品种25kg)的为选留对象。母亲头胎产量在7000kg以上的出生重选留标准可降低2kg。非选留对象新生母犊,限饲养3日出售。
(2)六月龄测体,日增重低于600g的。
(3)18月龄体重低于330kg。
(三)奶牛淘汰标准
(1)符合急淘或急宰其中任何一条的,为避免牛只死亡带来的损失和人力物力的浪费应及早淘汰。传染病的按国家法律和地方动物防疫部门要求办理。
(2)符合疾病淘汰其中任何一条的,为避免给其他牛只带来健康威胁和人力财力的浪费,应主动放弃治疗,将病畜淘汰。
(3)符合主动更新条例中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牛只,列为主动更新对象。但要综合考虑奶产、胎况及发展潜力。
(4)繁殖障碍的具备下列条件的可实行人工诱导泌乳:
a.体质健壮,体况评分3.5分以上。
b.青年牛或上胎奶产7000kg以上的成母牛。
c.无肢蹄缺陷、有效乳区三个以上,无慢性乳房炎病史的,体细胞计数低于40万/ml。
e.人工诱导泌乳牛,如日产奶低于15kg可列为淘汰对象,能配上种的继续利用。
f.上述主动更新梳理出来的尚有一定饲养价值的成母牛和筛选出来的后备牛,无明显疾病的可出售。
(四)奶牛淘汰流程
1.计划性淘汰作业流程
属于主动更新和犊牛选留及后备牛筛选,必须列入奶牛计划性淘汰,计划性淘汰必须事前报批。
计划性淘汰基本流程如下:牧场指定技术员提出奶牛淘汰报告(附磅码单和照片)→牧场技术主管确认→牧场场长审核→牧业管理部受理→牧业管理部组织财务部、审计部现场论证(符合淘汰条件和标准,询价和议价;不符合淘汰标准,退回)→牧业总经理审核→财务部会计审核→财务主管审核→财务经理审核→财务总监审核→总经理审批→淘汰实施→向当地税务管理部门申报资产损失。
2.紧急性淘汰作业流程
属于急淘(急宰)和疾病淘汰,列入非计划性淘汰。非计划性淘汰必须事后报备。
非计划性淘汰基本流程如下:牧场指定技术员提出奶牛淘汰报告(附磅码单和照片)→牧场技术主管确认→牧场场长审核→牧业管理部受理(询价、议价)→淘汰实施→向当地税务管理部门申报资产损失。
事后,由牧业管理部提交牧业总经理、总公司财务部会计、财务主管审核、财务经理审核、财务总监审核、总经理补签。
(五)奶牛淘汰资产处置
(1)确认必须淘汰的奶牛,其售卖资金由购买者交款到财务部,列入牧业公司营业收入。
(2)所有的奶牛淘汰,必须经过总公司财务部经理、财务总监、总经理审批。
四、相关附件及记录
附件为奶牛淘汰报告,如表4-20所示。
表4-20奶牛淘汰报告
牧场名称: 申请淘汰日期: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