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9日我们一行赴杭州和一些电商捕风者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感受。这个时代最贵的是什么?商业经营者的答案一定是“流量”。同一类型的流量也是有生命周期的。按照对流量生命周期的介入时间,我们把流量操盘手分为5类:造风者、候风者、捕风者、追风者、逐影者。
1. 造风者:能够创建新的流量成本洼地和流量规模高地的人。其核心能力在于“重构的能力”。何为重构力?它是想象力、破坏力、创造力三力的合一。这种平台、企业和企业家,少之又少、凤毛麟角,甚至是前赴后继、九死一生、死而后生。
2. 候风者:提前埋伏在即将爆发的风口的人。其核心能力在于“研判的能力”,具有先知先觉、先行布局的能力。这类人,常问的一个问题是“下一个风口在哪?”他们一般会狡兔三窟,宁可错过十个、不能放过一个。
3. 捕风者:能够在风开始起势、但局势尚未完全明朗、声音诸多嘈杂之时,能够仅次于候风者,以最快的速度上船的人、尝鲜的人。其核心能力在于“情报的能力”。他们往往有着非常发达的情报网络和商业嗅觉,且反应极其迅速,能够迅速出手,去摘第一批果实。当然有钵满盆满的,也有血本无归的,他们是天生的商人、天生的冒险家。
4. 追风者:局势开始变的明朗时,快速收割的人,它注定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一定是第二个吃到螃蟹的人。其核心能力在于运营的能力。效率是其追到风、用好风的关键。
5. 逐影者:风的力量开始衰减的时候才开始入局的人。这时候如果还要想赢,其核心能力在于“硬碰硬的硬实力”,系统的综合性的硬实力。否则生存难度非常大。很不幸,绝大部分都属于这一类。这就是28定律,主角永远占少数,大部分都是跑龙套的或者领盒饭的群演。但有人吃肉、有人啃骨、有人喝汤,也很正常,怕就怕,你是买单的那个。
简单总结一下:造风者核心在于“重构力”,候风者核心在于“研判力”,捕风者核心在于“情报力”,追风者核心在于“运营力”,逐影者核心在于“系统力”。
对于企业经营而言,我们可以来冷静的审视一下三大营销网红:私域、短视频、直播。
基本判断 | |
私域 | 私域目前仍属于“风起于青萍之末”的阶段,雷声大但雨点少,更多的企业疲于应对疫情之下的财务压力,忙着止血和快速回血,对于需要长期经营、慢经营才能见效的私域并没有太多实质性投入。疫情期间尝到甜头的,仍然是之前会员制、粉丝经济、社群经济做的比较好的有积淀的企业。 当然,对于“私域”这一新概念的认知,市面上也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 短期看,私域自身的产品生命周期仍然处在导入和教育阶段。 |
短视频 | 短视频属于追风的阶段,局势相对明朗。如果你没有认识到这一点,那只能说明一点:你可能已经落伍了。 目前短视频的商业机会在于两个方面:一投放,二自有红人的孵化。 在这里,我们对未来企业可能发展的一个方向有一个判断:MCN化。尚品宅配作为建材家居行业里难得的有互联网基因的企业,已经开启MCN化的征程,目前我们看到它自己孵化的红人已经高达14个。 |
直播 | 直播(这里说的是公域直播)属于捕风的阶段,已经起势但格局并不明朗、存在较大的信息差。当你觉得可能非常了解直播的时候,可能你看到的只是很小一部分。 目前来看,直播的商业机会在于收割,廉价的韭菜再不收割,就变少变贵了,所以收割务必凶狠。 |
从我们的判断来看,当下的公域直播是特殊时期的直播,是“短视频红利+下沉市场红利+库存红利”,三大红利的叠加。存在重大的战略窗口,这个窗口非常短暂,但也非常性感,这个时候拼的就是速度。这个时候需要的是“模糊正确”、“先开枪、再瞄准”。怕就怕“精打细算、算小帐不算大账、错过战机”,怕就怕“开枪之后效果不理想就急匆匆离开靶场的人”,怕就怕“明明知道自己种下的是萝卜种子,还要天天拔出来看看的急不可耐”,你需要做不是每天拔萝卜,而应该是浇水、施肥。
为什么有些大企业总是错失一些新兴的战略性赛道,有人说是船大难掉头,但和其僵化的考核体系、缺乏弹性的容错空间有直接的关系。考核没有错,但僵化的考核一定会把新鲜事物考死。这个时候,往往就会出现“秀才造反迟迟不敢轻举妄动的局面、浅尝辄止牢骚满腹的局面、应付领导做个样子的局面”。
那么企业究竟该怎么思考和布局公域、私域呢?很简单,八个字:“公域引流、私域经营”。
公域引流,就是到有流量的地方去引流。尤其是到流量成本低的地方去引流,今年618流量投放的逻辑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有人形容为大变天,因为不同于以往,今年传统电商的很多商家更愿意拿出60-70%的成本投放到站外新流量平台,站内只是作为辅助。但是站外流量窗口期总归会消逝,所以“流量思维”,总归会变为“留量思维”,这就是私域。
当然到那时候,新的公域流量之门会重新在某个角落打开。商业就是这么的充满魅力,总是在结构化和重构之间交替演进,当你绝望时,总会有新的希望出现在前方,当然,新的神话也会走向破灭,至到新的神话诞生。马云说的是有道理的,那就是“很多时候不是我们看不到希望,而是自身的想象力不够”。创造力和想象力才是新经济。
那么,面对快速迭代的商业环境,你是要做个造风者、候风者、捕风者、追风者还是个逐影者呢?究竟是专注公域,不停的寻找新的流量洼地呢?还是“公域引流、私域经营”的系统布局?关键在于自身的业务类型及自身核心能力的布局。毫无疑问,大多数的企业更适合走后一个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