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 PLM选型过程
PLM选型过程如表19-3所示。
表19-3 PLM选型过程
序号 |
主题 |
内容 |
1 |
项目前期调研 |
² 认识PLM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² 收集内部需求,业务痛点 |
2 |
项目内部立项,形成立项报告 |
² 项目背景:现状描述、发起部门需求、IT概况; ² 项目目标:短期和长期目标; ² 项目预算:参考同行和自身财务状况,预计费用; ² 项目资源、计划:组织架构、人员职责、预计启动时间点和上线时间点; ² 项目风险评估:项目技术风险、财务风险、人员风险 |
3 |
项目公开招标,挑选合作伙伴 |
² 寻找PLM产品和供应商:选择合适的产品,参考同行业应用,安排2~3家产品供应商现场介绍公司和PLM产品,介绍行业客户和经验; ² 明确企业的需求:请供应商或自行梳理企业的需求和痛点,请供应商提交需求分析文档和解决方案; ² 方案初步汇报:供应商上门讲解包含项目整体规划的解决方案,核心选型项目组和业务代表参加,提出修改意见。内部形成评分标准,方便议标时进行打分;进行产品演示,初步评分; ² 内部需求汇总:结合公司领导、项目组和供应商的建议,形成核心需求和项目实施初步规划; ² 初步报价调整预算:供应商根据需求汇总表对PLM项目进行初次报价,方便企业进行财务评估,有时会增加预算; ² 参观样板客户:供应商提供可供参观的客户名单,企业整理参观客户的问题清单和评分标准,供应商带领客户进行实地企业参观,加强客户与客户的沟通; ² 向公司高管进行汇报:安排意向供应商向公司高管汇报; ² 准备标书:设定招标的标准,如支持的用户人数、需要支持的产品模块、项目的规划等。在标书中罗列详细的需求清单; ² 发出招标邀请:发出招标邀请 |
4 |
项目议标,确定合作伙伴 |
² 项目开标和议标:对标书内容进行讲解,阐述是否满足需求、产品的支持、服务的支持、项目团队介绍、项目计划等内容;项目组人员对各投标公司进行打分,包括标书完整、产品适用性、项目规划是否合理、性价比、产品参考客户等内容进行打分,现场汇总结果; ² 项目定标:根据现场打分结果,综合考虑技术和商务两个方面确定供应商 |
5 |
签订合同,启动项目 |
讨论商务合同和技术协议,确定双方实施团队,确定项目计划,召开项目启动大会,项目正式启动 |
19.2.2 导入PLM的风险
导入PLM的风险如表19-4所示。
表19-4 导入PLM的风险
序号 |
主题 |
内容 |
1 |
高层风险 |
² 目标和范围不明确,导致在实施过程中什么都想做; ² 把管理系统当成工具,过于看重局部的便利; ² 不能得到最高领导切实的重视; ² 应该认识到软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管理才是最重要的; ² 选择合适的产品和供应商 |
2 |
供应商风险 |
² 顾问发挥的价值不大,只是把业务电子化,没有业务改善,系统最后只作为一个存储库。 |
3 |
实施过程中的风险 |
² 项目目标不明确,项目范围(包括涉及的组织、部门、产品)过大,周期过短; ² 用户参与度不够,认为这是实施公司或推行部门的工作; ² 将PLM系统看成是一个工具,认为一学就会,一用就特别方便; ² 业务方案评审不细致; ² 系统测试不足,到测试时才知道系统如何运作,已经来不及调整; ² 数据整理得不到有效落实; ² 内部组织变更,关键人员退出; ² 缺乏持续有效的项目推广监督机制 |
19.2.3 如何选择PLM系统及实施商
如何选择PLM系统及实施商如表19-5所示。
表19-5 如何选择PLM系统及实施商
序号 |
主题 |
内容 |
1 |
选择合适的产品和平台来支持企业发展 |
产品的适用性,行业应用情况(特别是行业领先企业应用情况),产品研发的投入情况,用户体验,系统扩展性,产品线稳定和可持续 |
2 |
选择可靠的合作伙伴与企业一起成长 |
供应商的实施经验,供应商行业的客户,实施服务团队资质,原厂的支持,自主研发能力,售后服务保障能力,供应商公司稳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