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信赖是信誉账户的最大盈余

生意合作总是建立在一定的信任基础上的,然而,在客户合作初期,很难做到彼此知根知底。那怎么办呢?一般来说,就只能依靠以往的信用记录或口碑作为依据,依靠签订的契约进行风险防范。比如,银行在贷款时更要借贷方以有价财产作为抵押;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需要货比三家以寻求商家提供更大的利益让渡……

尽管商业活动每天都在市场上发生,但因为信息不对称,双方信任关系一时难以完全确定,使得交易成本的大幅提升,这造成市场行为的低效率。换言之,因为交易双方缺乏彼此的充分信任,不能建立长久的信赖关系,使得商业价值难以实现最大化与最优化。

因此,做企业的唯一宗旨就是要千方百计致力打造值得消费者信赖的品牌,培养并建立起长期彼此忠诚的客户关系,而利润应是服务者获得的价值奖赏。

从个人到企业再到国家,信任的获得、信心的建立和信赖的关系,足以影响人生与国运兴衰。

2015年,中国的经济处于相当困难的状态,国民经济的许多产业绷得很紧。一方面企业生计艰难,大量的过剩生产能力、居高的库存压力、断断续续的现金流和声嘶力竭的广告促销……

另一方面,许多消费者舍近求远,跑到香港、韩国、日本、欧美等地,大量购买奶粉、牙膏、酱油、药品、马桶盖和电饭煲……,

造成这样吊诡局面的,是中国经济在供给侧出了问题。国人海外购物狂潮表面上看是冲动消费的,实则是在用脚投票。其中深层的原因是,部分企业甚至是整个行业长期的产品创新、质量信誉和品牌信用不足以获得国内消费者的信任和信赖。“中国制造”的国家品牌建设依然任重道远。

网上曾流传这样一篇题为《德国人在青岛待了17年,就干了这个,震惊国人100年!》的文章。文章中讲到,由德国人百余年前所建的青岛租界雨污分流地下水道,在高效运行了百余年后,有一些接口零件需更换,但是需要专门的配件。中方人员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向德方问询。得到的回复是,根据德国企业的施工标准,在老化零件周边3米范围内,可以找到存放备件的小仓库。中方依此果然找到了存放处,里面全是用油布包好的备用件,依旧光亮如新,让青岛人感到惊叹。不管这个故事真实情况如何,德国优良制造和严谨管理的形象已得到广泛传播。

概言之,做好客户的“一诚三信”的逻辑关系中,“诚”是合作的起点,“信任”是合作的前提,服务过程中建立“信心”是关键,持续的认同与满意形成牢固的“信赖”纽带是结果,更是持续的服务与合作又一开始。可以说,“信赖”是(“信任+信心”)和时间的乘积,是在时间中不断积累的最大正能量和信誉账户的最大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