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一般制造型企业里,经营决策者和各层管理者往往不怕订单多,只怕生产任务不足。比较容易理解的是订单少了会影响企业和个人的收益,所以才会产生紧张感;另一个重要原因竟然是订单少了,每天所发现并需要应对的质量、成本、效率、交期等问题反而更多了,这种情况让经营决策者与各层管理者们非常容易产生情感落差:为什么“闲”比“忙”累?这种异常现象称之为管理中的“一俊遮百丑”,只是“俊”(订单多、生产任务足)的表现形式“堆货生产、屯货生产”——以大量的中间库存掩盖了企业必须立即改善的管理问题、经营问题。
然而,世界一流老牌企业只需极少的中间库存就可以保持整个生产系统的高水平运作。作为企业库存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间库存的存量直接反映了现场制造的系统能力和水平,是衡量制造系统能力水平的重要指标。如图4.15所示。
图4.15 中间库存与制造系统水平
(一)看图说明中间库存产生的机理
“库存是万恶之源”的观点已被越来越多的经营决策者认可,持续削减中间库存以塑造高水平的制造系统是国内一般制造型企业升级征程中必须面对的课题。要削减中间库存,就必须要了解其形成的机理,那么中间库存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请参考图4.16至图4.18。
图4.16 中间库存与流动问题示例
图4.17 传统堆货生产方式
图4.18 单件流生产方式
图4.17传统堆货生产与图4.18单件生产实绩对比如表4.10所示。
表4.10传统堆货生产与单件流生产实绩对比表
图4.16至图4.18告诉经营决策者,在企业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一定时,中间库存有如下特点:
当按标准节拍投入和流动时,中间库存的多少与生产任务量没有关系。
当生产周期大于各工序标准节拍之和时,生产周期越长,中间库存越多,反之中间库存越少。
生产方式直接决定了中间库存数量和生产周期的长短。
(二)中间库存成因的概要归纳
现实中,一般制造型企业产生大量中间库存的原因远比上述因素复杂,其变量也更多,更不易被厘清和发现。,图4.19是一般制造型企业中间库存成因的概要归纳,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