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营销管理人员来说,选人、用人、容人是营销工作中绕不开的话题,尽管有时候不用你去负责招聘,但要做到心中有底、符合要求、沟通畅通,很多时候还是需要细细过问的。
其实,要使团队高效,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就必须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尤其是企业里的中高层管理者。
选人
人的性格可以改变,但改变起来非常困难。正所谓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一旦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和突发事件,本性的东西就会暴露无遗。因此,选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就很重要了。如果要做营销(销售)相关的工作,也就是“挑战性”比较高的工作,选择具有韧劲、耐性和坚强性格的人就很重要。
因相关职能部门的办事人员出了差错,导致原来办理的所有文件作废,眼看这段时间就白跑了,说实在话,心理觉得很窝火,也很愤怒,但还是克制住了。因为大家知道,跟国家行政职能部门的人去“讨公道”,无疑是与虎谋皮,也就强忍了下来。
回来跟合作单位的人沟通此事,我刚下车,对方就冲着我说:“因为这个事情耽误了进度,害得我们公司损失惨重,你要赔偿我们公司损失的几万元。”
本来问题出在某职能部门,而不是我或者我的公司,为什么要我来承担责任呢?本来就一肚子不满,又碰到这个事情,我说:“有本事你去找XX部门,你也可以去告他们。”
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说明:做每一行,应该具有那一行该有的“性格气质”。说起来,我还是她公司的客户,其实,“我对客户是上帝”这样的话不“感冒”。因为上帝太虚幻,根本不实际,我只要求平等对话、互惠互利、长远发展。能提供有价值的东西,这才是真正的合作,而这样的员工显然是没有达到要求。
对于销售人员的选择,人事专家可能会说,就一个大原则: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岗位上。当然没错,但太笼统,什么样的人才是合适的人,这才是最关键的。
首先,对于销售人员来说,合适的人一定是遇到问题会尝试不同方法,达到目标的人。
这也是优秀的销售人员和平庸的销售人员的最大区别。
其次,不要力求完全改变一个人的“劣势”,而是要发挥他的最大“优势”。人都是不希望被改变的,用他的长处就好了。
再次,立足于沟通,不走极端,能容忍合作中的“瑕疵”。水至清则无鱼,对于别人的小缺点,能够看到,更要能容忍,通过沟通达成一致,有时候也要策略性的妥协。
选人是基础,也最重要。
用人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是中国的古训,但却很难做到。相信一个人,让他放手干,一旦出了问题,马上“干掉”,所谓“疑”与“不疑”就是老板的一句话。
用人是在选人之后,用人是在考查你当初的眼光,谨慎是必要的,但权、责一定是对等的。很多小企业的老板都是自己从业务员、搬运工干起来的,什么都要过问,不是他想这么做,而是一种习惯,彷佛什么事情他不过问就会失去控制,再说他也不放心。
这样的后果是:老板最累,中层最爽,员工遭殃。
为什么?中层被“架空”了,很多人都在混(老板亲自指导员工,中层没事干),不想混的就走人了。而下面的员工要按照老板的“安排”不停地加班加点,还是达不到老板的要求(基层员工要达到老板水平,难),所以很累。
很多私企小老板私下对我说:“我们公司的员工工作很认真,很卖力,但中层的能力似乎不行啊,对基层员工没有什么指导和帮助。”我心里想:你都做完了,他们还能做什么呢。
有能力的人,一般不太相信别人,不放心,总认为下属做不好。其实,给下属一个缝隙,可能他会还你一片蓝天。
有了授权,也有了责任,他们会不给你惊喜。你会发现,他们一样干得很好。
容人
这是最难的。很少有老板发自内心的希望下属比自己强,这可能是人的天性吧。为什么一些小企业总是没有大的发展,就算短期有,也难以持久,没有积累。因为老板要控制企业,控制全局,他要有绝对的权威。表现太突出的人,大多不是公司其他人“嫉妒”而挤走的,大多是老板容不下他被逼走的。
可能你会说我心理阴暗,但我告诉你,这是一个较为普遍的事实。一般来说,一个小企业的营销管理人员或者营销负责人,如果才干很突出,其他员工数量也不太多,也没有能力挤走他;因为能力突出,自然每天在理念、策略、管理、执行等方面和老板的意见不同,甚至发生冲突。长期下去,老板会觉得权威受到了挑战;而作为当事人的营销管理者也会受挫,自我价值得不到体现,肯定会走人。
李宁公司更换了品牌LOGO和广告语,总经理也由陈义红变成了现在的CEO张志勇。李宁作为公司董事长,大家公认其在经营上没有“经天纬地”之才,但他还是靠他宽厚的性格赢得了中国本土体育用品品牌NO.1的桂冠。
这就是他的人格魅力,能忍别人不能忍之事。
14年零9个月,这是陈义红与李宁合作的时间。陈义红在其公司“中国动向”上市后说:“我要感谢李宁,如果没有他给我那样的机会和平台,我也不会拥有今天这样的成就。幸好遇见的是他,因为像我这样你们称之为很霸气的人,如果没有他那样的老板,我也不会配合那么多年,也可以说,也因为是我,我们才搭档了那么多年,才有了李宁和动向,我们双方都应珍惜缘分。”
如果营销(销售)管理者能做到像李宁一样的“容人”,无疑成就了自己营销(销售)道路上的一座“丰碑”,因为你已经走向了真正的“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