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计划、没有组织的战斗,像一群无头苍蝇的乱飞乱撞。在“大将军”操盘手的指挥下,“参谋部”战略规部门或企划部门主导协调,与各个业务部门联合商讨制订作战计划,有时涉及战略视野和情报分析的时候,会寻求外脑智库——咨询机构的帮助。作战计划涉及到园区(项目)战略规划报告、年度工作计划与阶段性推进方案及分项工作企划方案等。战略性计划要保证园区营建方向的准确性、前瞻性,战术性计划要保证工作实施推进的可行性、落地性。
园区“作战计划”编制原则一是切忌纸上谈兵,避免“规划规划、墙上挂挂”“报告报告、相互抄抄”的尴尬现象,这一现象在咨询机构为企业编写的规划报告、策略方案中并不少见,咨询机构团队中补充具有实战经验的咨询师和创意能力的策划人十分必要;笔者经常参加园区项目的论证、评审,曾发现一些咨询机构的项目报告真的可以今天放在北京项目上,明天安在南京项目上,就差后天罩在东京头上了。这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作战计划”怎么能够保障打胜仗呢?二是计划必须明晰资源配置,合理筹划安排“人财物”等,尤其是人力资源储备、建设资金和营销资金筹措安排等。资源不筹划到位,再好的“作战计划”等到打起仗来,没有足够的兵源供给和弹药支持,这仗怎么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