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起来分析问题在哪里,并讨论如何解决?”这句话是不是你经常听到,也经常说。如果是,可能你已经进入了一种思维的惯性中——这就是问题思维。
(1)只是分析问题,并不能帮我们规划未来
在公司年初讨论工作规划的时候,我发现同事们有一个倾向,就是针对组织目前存在的问题来讨论解决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年度工作规划方案。甚至有同事提议:“我们用一天时间,把公司内所有的问题都分析一遍,再用一天来谈怎么解决问题,然后工作计划就做出来了。”这种方法真的会有效吗?我认为这条路有点偏了,于是就提出来:问题只是我们做工作规划的一部分输入,但不是全部输入。即使你解决了所有的问题,也不一定能达到企业想要实现的目标,包括经营目标、战略目标。因为解决问题只是实现目标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况且,问题是解决不完的,有的问题只是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是目前阶段固有的、必然出现的,现阶段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而只能通过发展来解决;当组织发展到下一个阶段的时候,这些问题可能已经不是问题,已悄然消失了。
(2)价值思维是一个崭新的视角
我提出“价值思维”,作为“问题思维”的补充。什么是价值思维,就是我们更应关注如下问题:
我们要为谁,创造何种价值?
过去,哪些工作是对我们有价值的?
未来,我们要创造哪些新的价值?
我们应该做什么、如何做才能更好的创造价值?
我们应该新增、减少、停止做哪些事,才能更好的创造价值?
我们应如何调动资源,更好的创造价值?
哪些人,能给我们创造价值?
如何评估、激励那些给我们带来价值创造的人?
……
当你用价值思维去思考的时候,就打开了一片崭新的视野。通过问题思维,你看到的是过去,是通过倒视镜去看的。通过价值思维,你获得的是望远镜,看到的是未来。
(3)价值思维是主动的,问题思维是被动的
美国著名商业畅销书作家麦克‧格伯说:“卓越的人与其它人的差别是卓越的人主动创造他们的生活,而其它人是被他们的生活所创造,被动的观望生活接下来要带他们去哪。两者的差别是充实生活与仅仅生存的差别。”
我们要做的很多正确的、应该做的事情,并不在你所看到的问题范围内,也就是说,问题本身可能并不覆盖你应该做的事情,因为过去、现在的问题只是局部的,而非全局的。通过分析问题,来制定工作计划的办法,会让你遗漏掉很多未来可以获得的“金子”,这就是“遗失的美好”,而你却浑然不知。问题思维与价值思维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懂得综合、搭配运用这两种思维,对于我们各项工作的开展都是很有好处的。
(4)善于运用价值思维于人力资源工作中
当我们回归价值的时候,我们就获得了自由,轻装上阵。价值思维还可以应用到很多方面,比如识人用人方面。在招聘的时候,我们应该更多的分析,候选人能给我们带来哪些价值,基于他能带来的价值,做出人才决策。对内部的人才,也要看他能给公司带来什么价值,从而确定任用方式。
而企业内整个人力资源管理逻辑,都可以围绕价值思维而展开。这就是华为经典的管理理论:价值创造——价值评价——价值分配。根据整个逻辑,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延展出若干人力资源举措,我们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就有了正确的出发点、落脚点,而且整个链条是形成闭环的。
不仅对于企业,对于我们个人也是如此:我们应该如何更好的创造价值?为了创造价值,我们应该做什么,应该增强哪些能力?……只有认识清楚了我们自身的价值,知道了我们的价值创造方向,我们才能心无旁骛的奔向前方,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