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珠宝传统渠道的格局

为了判断业外土豪的影响力,先简单扫描一下中国珠宝渠道的格局与趋势。消费者购买渠道决定着珠宝渠道的形态,我们可以看到珠宝零售(及流通)的基本脉络如下:

(1)连锁门店:即在传统百货、ShoppingMall、商业街、商圈里的品牌连锁店,这是珠宝零售的基本形态。连锁门店成为珠宝零售的主流形态,是与商圈价值的背书、客流保证等形成了生态链的耦合。

(2)珠宝城:珠宝城是B2B批发市场业态的行业表现。除零售外,这更是一种产业集群聚集,从原料、加工、分销、设计、展会、媒体等多维一体的形态。但珠宝专业市场,也面临大品牌企业不重视,小品牌企业宰客多的尴尬境地。这种业态的零售功能,都呈现萎缩之势。

(3)设计师工作室:以街坊门店,新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公司与零售一体化门店为主要形态,已经成为珠宝高端定制、私人定制、个性化产品的主流形态。

(4)会所:不依赖商圈,而是将餐饮、烟酒茶、艺术、文化、宗教、健康等外界元素与珠宝相结合,以高端客户为主的形态,是私人定制的升级版,从销售类型上等同于直销,也满足了部分有产者的需求。

(5)在线定制:即利用互联网平台及线下体验店的O2O模式,核心利益点是减少渠道加价及门店成本,从而使产品具有较高性价比,之所以只有钻石取得较好的成功(钻石小鸟等),与钻石的产业链特性及顾客需求紧密相关。

(6)婚庆策划服务:随着婚庆一条龙(婚礼、婚纱影楼、喜糖、酒水、定席、司仪、蜜月游等)的专业化,婚庆渠道运营商迫切需要增加高价值、高毛利产品,婚庆策划服务如家装设计师一样,拦截了一部分婚庆顾客。

(7)电商/微信官网/公众号:电商、微信及O2O模式兴起后,企业普遍意识到线上平台是传播品牌形象并进行CRM(客户关系管理)的便捷手段。但珠宝的高价值性与专业性,决定了非现场的网络场景还很难解决顾客的购买顾虑,同时顾客获取成本也较难控制。

当前中国珠宝渠道就是上述七类形态,这个渠道与零售形态的问题是什么?或者说为什么珠宝行业陷入“渠道疲劳症”?问题的核心是,这七类形态下的珠宝渠道,无论对于老牌企业,还是新创企业,都有一个致命的障碍:缺乏快速规模化能力。

可以看到,七种业态里,可分为两大类:门店化与无门店。而珠宝购买的主流方式是到门店现挑现选、讨价还价,线上销售即电商或O2O模式,都还没有成为珠宝购买的主流形态。边缘化创新,不可能冲击主流形态,更不用说颠覆。

然而,也正是从现有业态的结构里,再看商业地产即业外土豪进军珠宝行业,业内的新老品牌,是否会感到几分危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