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会议法”决策讨论会流程说明 | |||
负责人 | 事件 | 过程说明 | 备注 |
召集人 | 确定召集会议 | 确定会议目的,召开时间、召开范围 | |
召集人 | 明确会议主题,选定记录人,召开准备会 | 召集人在确定会议主题后,与记录人开准备会(如果有准备会议的相行政人员,也需要参加准备会),并确定会议议题、参会人、会议时间、议程、会议材料准备、会议手册准备、会议召开方式以及其他注意事项。一般而言分工如下:召集人确定议题、会议时间、邀请参会人、确定议程和会议召开方式、和行政人员共同准备会议材料、会议手册;行政人员进行会议前期准备,包括会议室、投影仪、白板等;记录人参会了解情况即可。 | 行政人员需要搜集参会人在会前提交的材料。 |
召集人 | 提前开专题讨论会(可选) | 为决策讨论会作准备,形成备选方案。 | |
召集人 | 七步成诗(可选) | 规定参会者在会前完成“七步成诗”,并形成材料发给与会者。让所有参会者在会前收到并阅读相关信息,包括他人对决策事项的认知。 | |
召集人 | 会议开场 | 介绍“三一会议法”相关情况,明确本场会议规则,具体规则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关机或者静音后统一收集至某处、会议室中是另外一处世界(与现实世界规则不同)大家要听主持人安排、讨论时就事论事不得作人身攻击、尊重他人认真倾听、独立思考畅所欲言、遵守发言时间要求、围绕议题发言、如有建议需举手发言、除记录人和行政人员一律不得使用电脑。整体开场时间不超过3分钟。 | |
召集人 | 引导发言 | 首先介绍会议的目的、时长和议程,接下来围绕议题进行引导,主要谈议题的背景、现状和未来发展等内容,以及讨论会希望达成的结果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 | 召集人可以邀请其他人做引导发言 |
相关参会人 | 方案讲解(可选) | 相关参会人对备选方案进行细致讲解,讲解人和讲解时间事先确定并写入议程。 | |
召集人 | 方案评估标准讨论(可选) | 引导参会人讨论备选方案的评估标准。 | |
召集人 | 预定发言(可选) | 预订某些参会者(可以请资深员工或外部专家参会)发言,提前约定好发言主题和发言时间。 | |
召集人 | 轮流发言(与自由发言二选一) | 按照某种顺序(如座位排序)轮流围绕主题进行发言,形式比较简单。一般而言,限定发言次数和发言时间。具体情况由主持人现场判定。 | |
召集人 | 自由发言(与轮流发言二选一) | 每个人自由发言,不限定发言次数,但每个人的发言时间不能太长,具体情况由现场主持人确定。此外,召集人需要确保参会人都有机会发言。 | |
召集人 | 决策环节 | 明确选择决策模式。注意,重大决策不一定能当场拍板。 | |
行动计划(可选) | 最终决策后制定行动计划,明确事项、负责人和时间节点。 | ||
记录人 | 梳理会议纪要 | 召集人邀请记录人上台,记录人将纪要投屏或白纸上的书写记录呈现出现,与参会人逐条核对,形成集体纪要。重点是达成的最终决策和行动方案。 | |
记录人 | 明确下一步行动 | 确定下一步工作的重要事项、事项的负责人、事项完成时间(包括节点和时间)。以及纪要发给全体参会人的时间、下一次会议的时间(可选)。本条和上一条“梳理会议纪要”累计时间不超过10分钟。 | |
召集人 | 会议总结(可选) | 对整体会议情况进行总结发言并宣布散会,以及明确下次会议或后续重要工作。 | 可以不做总结或委托他人进行总结。 |
说明:在决策会中,召集人和主持人的角色可以合而为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