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温氏食品集团创立于1983年,主营养鸡业和养猪业。2015年11月2日深交所上市,市值突破2000亿元,成为养殖业第一股。2005—2014年,温氏营业收入从61.42亿元增至380.4亿元,复合增长率达20%,净利从3.8亿元增至26.63亿元,复合增速21.47%。2017年温氏股份在永州发布的“公司+农户”计划,年出栏量达500万头,几乎与永州原有出栏量持平。毋庸置疑,“温氏模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成功原因如下:
1)轻资产运作:通过为合作农户提供养殖服务,将重资产的后端育肥委托外包,创造性地将自己的商业本质从养殖企业变成养殖服务企业。公司提供猪苗、饲料等,农户承担肉猪15kg-上市的饲养管理环节;
2)有效分配机制:按合同约定计算农户收益,保护最低收益,让农民吃上“定心丸”,设置收益上限标准,斩断农户添加“瘦肉精”的动机。公司承担市场变化等重大风险,农户负责饲养阶段的风险;
3)组织化生产:以紧密型“公司+农户(家庭农场)”为核心、以适度规模化养殖为基础的发展和经营管理模式,这种独特的发展模式被业界称为“温氏模式”;
4)价值链接:温氏股份是目前最成功的三农服务平台,“服务三农”令温氏模式科学扩张,为养殖户提供超值服务,降低养殖风险、稳定农户军心。更重要的是,养殖户既能同甘,更能共苦,具有强大凝聚力,获得了养殖户的高度信任;
5)信息化:温氏股份建立了温氏集团大数据生态,并积极探索物联网技术,推广智能化养殖,通过信息化提供了养殖管理的保障。
案例2:海大集团成立十多年以来,实际上是建立一个新的模式,是有效地组织农民一起发展养殖,通过给农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从种苗到饲料,到养殖技术,到资本,到最后回购动物产品,整个过程把农民变成产业工人。前十几年,已经与近30万名农户一起在发展,未来五年,公司年产值过千亿,同时能带动50万养殖户变成未来的农场主。畜牧业、养殖业、饲料业是非常传统的行业,有10万亿的规模,当前的核心问题就是效率,未来十年是行业升级的黄金十年,效率提升来自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技术,以前我国的农牧业技术落后于欧美国家,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农牧行业技术已经与欧美国家处在同一阵营,在某些领域已经处于领先地位。
第二个方面是整个行业进入变革阶段,从以前的散户走向未来的工业化和规模化阶段,这会极大地提升行业的效率。
第三个方面是全产业链模式,从种苗到饲料、养殖、屠宰、流通,建立封闭的、高效的、可追溯的食品体系,这都是未来提效有力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