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的价格策略包括怎么划分食品和非食品、食品中的大类怎么分、大类中应该有多少单品、销售额比例是多少、每个类别里的框架怎么搭、品牌怎么选、商品怎么选、应该怎样销售给顾客、每个商品应该定价,制定商品的价格策略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在制定整体的价格策略之前,必须清楚门店或者整个公司在市场上的真实状况。所谓真实状况就是企业在行业内的地位,是龙头老大,还是老二、老三。如果是老大,毋庸置疑,你有市场发言权,可以制定很强势的价格政策;如果是老二、老三,可能就要多了解竞争对手的价格策略。价格不是由采购决定,也不是由供应商决定,而是由市场来决定的,最原始的定价方法是成本价加毛利额,这容易出现偏差。
那价格策略要怎么定?确定一个商品的价格首先要做市场调查,看市场上是什么价格。如果价格策略要求价格要比同行业低5%,即别人卖10元,自己只能卖9.5元,同时还要保证这个价格达到了公司20%的毛利要求,那成本就应该是9.5元乘以0.8等于7.8元,这才是它的成本。
所以在制定整个价格策略的时候,要明确几点:第一是确定目标顾客群,这些顾客的消费习惯、消费结构和消费能力是完全不一样的,有的消费都集中在民生必需品,不买其他的,这非常不利的。第二是确定竞争对手,而不是确定竞争对手的价格。如果你是行业老大,那后面的老二、老三是谁,它们的竞争能力怎么样;如果不是行业老大,需要确定目标是谁、要跟谁竞争,这些非常重要。第三是要明确公司的指标,每天调整定价。
明确了这三点,公司目标大致就清楚了。
1.组群划分
在价格策略当中提到过一个组群划分,就是说按门店所在区域的顾客群、竞争情况,将门店划分为若干个群,并按组群内门店的实际状况制定不同的价格政策。这其实是现在很普遍的一个状况,每一家店所面临的竞争环境都是不一样的,有些店环境很好,周围没有什么店,而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又很强,而有些店的竞争对手就在对面,竞争环境就比较差,竞争激烈。
所以针对这些情况,可以把这些门店划分为若干个组(如图8-2所示),建议划分为三个组。第一组是顾客消费能力低、价格敏感度高且竞争环境激烈的店。针对消费者的层次不是很高、竞争环境又比较差的店,要想在这种环境生存下去,民生基本品就应该保证绝对的竞争力。这就需要强有力的价格促销,价格低但力度不够,顾客照样不来,因为旁边有更低的价,他可以到附近或者大卖场去,所以这种店要在这种环境下生存,就必须做到市场最低价,采用强有力的价格促销。
图8-2门店组群划分
第二组是顾客消费能力中等、一般价格敏感度且存在一定的竞争的店。这种店可能目前很普遍,这些店中高周转民生用品的低价,与绝对的市场最低价有差别,其他的商品是跟价和有力度的促销,而有力度和强有力的价格促销是有差异的。
第三组是顾客较好的消费能力、价格敏感度低且竞争环境佳的店。可能周围刚好只有一家夫妻店,这对连锁企业没有什么危机,所以不用在乎夫妻店的状况,只要做市场跟随价和小力度、有新意的促销就可以了。这样可以让顾客认为这家店不错,经常有一些新鲜的东西,还经常做促销。
2.商品的价格敏感度及销售策略
商品根据竞争环境,可划分成组1、组2和组3,民生基本品要最低价,其他商品可以是中等价格,另一些商品跟随市场价格。到底哪些商品应该定成最高的价格?哪些商品可以做中等的价格?哪些商品可以做市场跟随价?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从定位商品的价格敏感度开始入手。
什么是商品的价格敏感度?即由于价格变动引起的产品需求量的变化。价格敏感度分为三种,即高敏感商品、一般敏感度商品和低敏感度商品。
第一高敏感度商品。就是消费者清楚商品的价格,商品价格一调整马上就会影响销售,这些商品就是高敏感商品。高敏感商品往往有民生商品、知名品牌、高周转这三个特征,如食用油、大米、牛奶、味精和鸡蛋等,这些商品都是消费者日常经常需要的商品,消费者会对这些商品非常敏感。
第二是一般敏感度商品。如中等周转商品、基本商品,具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从大类来划分有调味品、饼干、面、纸和个人护理品等。
第三是低敏感度商品。如那些低流转、补充性商品、非知名品牌的商品,有家居杂货、零食小吃、文化用品等。
在制定商品价格策时,还要考虑销售量、促销等因素。一般在做ABC商品分析时,基本上都是用销售额来分析的,很少会考虑销售量,但是销售数量越高,就说明消费者接触这个商品的可能性越大。
根据商品的敏感度可以制定价格策略,高敏感度商品给最优价,因为消费者记得住,消费者每天都会比。然后确定一般敏感度商品和低敏感度商品的价格。
表8-5商品敏感度的类别
表8-5是商品敏感度的类别,像高敏感度商品一般占SKU(stock keeping unit)比例的10%,而且这10%的商品会占到销售额的55%~60%。这跟大卖场有所区别,因为大卖场是20000个商品,而小店只有2000个商品,所以大卖场的高敏感度商品只占3%~5%,占销售额的50%;一般敏感度是比例最大的一部分,为60%,大部分是普通商品,它的销售额占到25%~35%左右;低敏感度的商品SKU比例是30%,而销售额只占到5%~10%。从低敏感度的商品SKU比例可以看出,这类商品其实不是很重要,因为消费者不关注,购买频率、频次都比较低,要想产生利润,就看要怎么定价了。
高敏感度商品毋庸置疑是制定价格策略的一个重点,这么高的销售额比例,怎样既能保证销售,又能营造价格形象。一般敏感度商品,实行高低价策略,保持竞争力,保证公司毛利。低敏感商品是采取市场跟随价的策略,保持高盈利水平,可以实行高毛利价格政策。具体如图8-3所示。
图8-3 各敏感度商品的定价策略
所以合理的定价,不仅能树立良好的价格形象,同时还有可观的利润回报,这是企业的最终目的。
做市场价格调查要配合促销档期,一般促销档期是两周做一次。如果一周促销一次,对零售商来说,压力太大,特别是小店,要把命令传递到每一个部门,它的反应速度可能比大店还慢。所以建议零售业的价格调查每两周做一次,而且在促销活动之前就完成,然后适时调整,适应变化,这样才能引领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