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长期主义就是构筑底层能力

企业的底层能力:商业模式、现金流、制度/流程/机制

最近我和公司老板谈到公司的商业模式时,他提到公司要构建行业生态中的底层能力。他说,越是底层的东西,越有价值,越牢固,越不容易被替代,越能穿越时间周期。在企业层面,如商业模式、现金流、制度/流程/机制等,是属于底层的东西。它们对企业发展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因为有了这些基础设施,企业才有稳定的重心。而行稳才能致远。

除了这些有形的底层因素,还有一些无形的底层因素,比如企业长期积累的行业经验,以及组织能力、企业文化等。华为孟晚舟在发布2021年报时总结到:”华为的最大财富是人才存储、思想存储、理论存储、工程存储和方法存储,以及我们内部流程管理的高效有序的存储,这些才是我们靓丽财报背后华为真正的价值。“这里面提到的各种存储,就是底层能力的存储,厚积才能薄发。 

社会的底层能力:能源供应、基础设施

如我们日常所见,国家层面的水、电、石油等能源,以及公路、铁路/高铁等基础设施,一旦构建起来,就会长期存在,且人们离不开它们。我们不要排斥脏活、苦活、累活,这些活对社会有着基础价值,为社会提供了底层的能力支撑。

在电视剧《觉醒年代》中有这么一个场景,陈望道在上海工人夜校作了一番令人热血沸腾的演讲,里面讲到工人阶级的劳动价值:

”工人同志们,世界上是些什么人,最有用、最贵重呢?必有一班糊涂的人说,皇帝最有用、最贵重,或者说做官的、读书的最有用、最贵重。我以为他们说错了。我以为,只有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我们吃的粮食,是那种田的人做的,不是皇帝、总统、做官的人做的;我们穿的衣服,是裁缝做的,也不是皇帝、总统、做官的人做的;我们住的房屋,是木匠、瓦匠、小工做的,更不是皇帝、总统、做官的人做的。我们做的各种车船,是木匠、铁匠、漆匠做的,还有许多机器匠、驾船工人、掌车工人、水手、搬运工人等等,有他们,才能够把我们的货物和我们自己送向远方,这些都不是皇帝、总统、做官的人的功劳。这个世界上,若是没种田的、裁缝、木匠、瓦匠、小工、漆匠、铁匠、机器匠、驾船工人、掌车工人、水手、搬运工人等,那我们便没有饭吃、没有衣穿、没有房屋住、没有车坐、没有船坐。”

“如此可见,人类各项人中,只有做工的人是台柱子,因为有他们的力量,才能够把整个社会撑住。若是没有做工的人,那我们便没有了衣、食、住和交通,我们便不能生存。如此,人类的社会岂不是要倒塌吗?我所以说,只有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 

个人的底层能力:基本素质、个性、价值观

对于个人来说,也存在着底层的因素。在招聘面试时,我通常会考察候选人的基本素质、个性与价值观。这些都是比较底层的因素。

下面列举一下我认为比较重要的八大基本素质:

图3:招聘面试时关注的候选人基本素质

这些底层的因素,一方面有着基因遗传的影响,另一方面与个人成长环境、经历相关。经历对形成个人底层能力有着关键影响。经历会形成经验,我们要把经验转化为能力。

底层能力是安全屏障,确保进可攻,退可守
 

在电影《红海行动》中,我们看到中国海军“蛟龙突击队”在开展战斗时,都会注重先建立“战略控制点”,特别是让狙击手占据制高点——这些都是为了建立战时的“基础设施”,形成安全的屏障网络,确保进可攻、退可守。

企业实践也一样,在业务往前冲的时候,很容易后勤支援跟不上;当业务下滑或失败的时候,公司就容易陷于困境,退无可退。公司的商业模式、现金流,以及制度、流程、机制等,就是要让队伍退下来的时候,能够有安全的屏障,不至于溃不成军,或者后勤断绝。

底层基础设施,底层能力,是企业的安全大坝,越早建设起来,团队在“进攻”的时候,越能后顾无忧,一往无前。即使面临外部危机,团队也能气定神闲,从容应对,充分发挥底层能力的优势,越挫越勇,帮助企业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