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自从PMP考试引入中国20余年,各种PMP教辅书层出不穷,但是不外乎对于 PMBOK指南的结构进行解读,比如增加一些身边或企业的案例,读者很难代入理解。因为PMBOK指南本身就是适合全行业的项目管理体系。

于是,如何让考试书变得易读就成了要攻克的重点。由于几位作者出身于IT企业,所以自然以一个IT型项目团队转型为故事主线,一改以往各种解读《PMBOK指南》书籍针对知识点逐个进行讲解的方式,把PMBOK指南第七版的知识点贯穿其中,不再是枯燥的知识堆积,而是一个个项目运作的实际场景,读来活灵活现、轻松流畅。项目经理学习项目管理,不只是简单地掌握一些项目管理知识就行了,而是要能够运用学到的知识把实际项目工作成功完成,因此场景化学习从应用出发,以应用牵引学习,更符合项目管理知识学习及其应用的特点。

在该书项目故事主线下,预测型生命周期、迭代型生命周期、增量型生命周期、适应型生命周期,以及混合型生命周期等这些枯燥且难以理解的概念,在书中都以场景对话的形式生动展现,让人耳目一新。十二原则、八个绩效域也都轻松呈现。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

第1部分团队开始学习新型的价值交付型项目管理体系方法。我们称之为“项目管理十二原则”。学习完方法之后,我们便按照新学习的原则把项目管理方法导入“项目管理八大绩效域”,这是我们的项目管理实践部分,在实践中我们遇到了不少问题,我们运用学到的方法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最终发布了让用户满意的产品,成功实现了价值交付。

第2部分是模型、方法与工具部分,在第一部分出现的模型方法与工具,在这部分都可以找到具体解析和举例说明,方便读者查阅和学习。

本书也是用价值交付的方式不断迭代出来的,在四个月的写作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发到群里,以及各大项目管理平台听取大家的意见,改了6个版本才是大家现在看到的样子。为了照顾备考同学的同学,满足既能易读,又方便对照PMBOK 指南学习,本书创新性地使用了双目录结构,第一个目录是本书本来的结构,第二个目录是第七版的结构在本书对应的知识点。

本书适合有IT背景的项目管理从业人员,如果你现在正准备备考PMP,这本书便是你的不二之选,相信你会一边读,一边拍着大腿惊呼叫:“没错,我的项目就是这样!”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序1

PMBOK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体系,它涵盖了培训、认证、考核一整套的科学手段。它是目前影响最广泛的项目管理实践的总结。每年有非常多的人,考取PMP证书,借此证明自身能力,并作为获取更好职位的敲门砖。

近20年,互联网软件产品的研发,给项目管理带来了新的变化。PMBOK体系,有点不适应新的软件研发模式。

传统的软件研发,比较强调需求的稳定性。源头的稳定,才可以在后续的环节,加以度量,并根据度量数据的分析,持续进行优化。传统软件项目,比如外包项目,或是行业业务/管理软件,都有明确的需求。软件供应商竞争力的体现,就在于小的成本和高的质量。PMBOK体系强调的度量和持续优化,就特别适合软件供应商,进行成本/时间控制和质量管理。

但是在互联网产品面前,环境变化了。互联网产品,特别聚焦产品对用户痛点的满足,而且互联网头部产品存在赢家通吃的特点。不但要求团队擅长挖掘用户的真实需求,而且要求快速实现。

相当多的项目管理从业者,从传统项目转型到互联网项目时,是有些不知所措的。

我和莫敏在2012年相识,他当时是深圳敏捷活动的组织者。正好我在腾讯互娱事业群主持敏捷项目转型工作,于是力邀他加入我的团队。

我们并肩战斗,面向众多的游戏研发团队,传授敏捷研发管理思想,指导他们的研发过程,逐个解决问题,提升每个环节的效率。莫敏实际主持了QQ斗地主项目团队的项目管理工作,给这个上百人的团队带来更高效的研发模式,并培养了一批敏捷项目经理。

莫敏的这本书,以一个虚拟项目案例过程为主线,以对话的模式,将敏捷思想娓娓道来。业界阐述PMBOK的书很多,敏捷项目管理的书也不少,但是融合敏捷思维和实践案例来阐述PMBOK的书,这本是我读到最好的。它不像PMBOK标准那般言辞生僻,难以理解;也不像一些敏捷实践书籍所描述,无头无尾,不明实践的原因和目的,以及需要解决什么问题。莫敏将10余年来的工作沉淀,巧妙糅合到一个个实际案例中,特别易于理解和模仿。

特别推荐本书,给正处于传统行业互联网转型的企业中高层领导和项目经理,这是一本很好的实践教程。

熊晖

游戏制作人,项目管理老兵,深圳爱游龙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

2022年8月9日

序2

Pmbok第七版的发布是一件既让人兴奋又令人担忧的事,兴奋的是这必将是项目管理理论、知识和实践指南的一次全面更新,带来的将是项目管理价值的重估和项目管理方法的重构;而担忧的是这一更新又得让多少经验积累面临着贬值,不断地学习和更新知识是免不了的,但如何更有效地成长,更有效地将这次颠覆性地更新与已有的知识与实践基础结合?

本人看下来深深觉得是需要有指点迷津的解读的,而这一本解读正非常好地呼应了将标准的颠覆性革新与以往来自不同领域的理论和思想精华结合的现实需要,真正帮助从业者完成一次脱胎换骨的升华,这种升华来自从面向过程到面向价值交付,以模型思维面对项目管理的空前不确定性挑战,更加自信、更加睿智地站立于时代前沿。

郭必坚(Benjamin)

腾讯项目管理专家,腾讯IEG项目管理通道原负责人,腾讯游戏自研项目管理指南主编写人

序3

改革开放40多年,特别是进入本世纪以来的20多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各个领域、行业大型项目不断涌现。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国际交流日益增多跨国项目也越来越多,项目管理在这些项目的成功开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伟大的时代也为人才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大批的项目管理人才和优秀的项目管理实践不断涌现出来。

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大批优秀人才的涌现需要理论的武装,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出版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以下简称《PMBOK指南》)及其系列标准和实践指南就是这样很好的参考书。如何掌握这些知识、工具、技术、方法,参加 PMP 考试等就是最好的途径。这些书籍动辄几百页,同时文字晦涩难懂,为学习项目管理,以及参加考试人员进行培训辅导的市场需求随之产生。这些年国内也涌现了不少培训机构及从业人员,解读书籍也可以说是汗牛充栋。目前《PMBOK指南》已经更新至即将发布第七版,第一版至第六版,《PMBOK指南》一直都是M过程组+N知识领域的结构,到目前正在使用的第六版已经演进成为大家非常熟知也是非常完善的5大过程组十大知识领域,能够全面指导项目管理从业人员开展项目管理活动,实现项目目标。

随着社会和经济活动节奏的加快,传统的预测型生命周期模型越来越难以适应各种各样的项目活动的开展,适应型、敏捷型生命周期方法应运而生。同时,更多的项目因其复杂性,又不是简单的单一类型的活动,单一类型的生命周期模型难以覆盖不同类型项目活动的特点,同时项目执行过程中环境可能发生的变化也需要应对,PMBOK指南第七版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即将面世。《PMBOK指南》第七版结构性的变化,覆盖不同的生命周期类型,适应灵活、多变、模糊、不确定性等多种情况,又从原来的过程组+知识领域的结构转变为原则+绩效域的结构,如何做好解读,帮助项目管理从业人员学习,既是应对实际工作挑战的需要,也是许多准备参加PMP考试人员的真实需求。

当前正值我国“十四五”规划实施时期,政府大力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各行各业都在进行数字化转型,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都需要开展大量的项目工作,因此,对于项目管理专业人员,特别是掌握先进管理理念和技能的专业人员更是迫切需要。在不确定和快速多变的环境中决策、执行项目工作,对于项目经理来说,环境能力非常重要。工作中的实际需求也催生了越来越多的学习项目管理、应用项目管理的人员。PMP考试自2000年由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引入中国以来20余年,中国大陆PMP持证人数已经突破50万,近几年报名参加考试人数屡创新高就是很好的证明。

PMP考试引入中国以来20余年,各种解读《PMBOK指南》和PMP考试的书籍多是按照PMBOK指南的结构进行解读。《PMBOK第七版解读》以一个项目团队转型的故事为主线,一改以往各种解读《PMBOK指南》书籍针对知识点逐个进行讲解的方式,把PMBOK指南第七版的知识点贯穿其中,不再是枯燥的知识堆积,而是一个个项目运作的实际场景,读来活灵活现、轻松流畅。项目经理学习项目管理,不只是简单地掌握一些项目管理知识就行了,而是要能够运用学到的知识把实际项目工作成功完成,因此场景化学习从应用出发,以应用牵引学习,更符合项目管理知识学习及其应用的特点。

在该书项目故事主线下,预测型生命周期、迭代型生命周期、增量型生命周期、适应型生命周期,以及混合型生命周期等这些枯燥且难以理解的概念,在书中都以场景对话的形式生动展现,让人耳目一新。十二原则、八个绩效域也都轻松呈现。

与莫敏先生相识于2020年初的PMI(中国)组织的年度RE.P.大会。甫一交谈,就能感到他对于项目管理的深刻认识和敏锐的洞察力,被他对于项目管理及项目管理培训行业发展方面的独到见解所折服。由于他和我都有从事软件开发的工作经历,有较多的共同语言,两年多来经常有关于项目管理方面的交流。2022年8月一个周末的上午,他打电话和我说起准备出一本书解读《PMBOK指南》第七版,很为他高兴。当他提到要我为他的新书作序时,顿感惶恐,但朋友有托,勉强凑些文字,权作对于大家了解本书的一个辅助参考。水平有限,如有表达不当之处,还望大家见谅。

高学军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资深项目管理专家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G.R.E.P.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