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自己干到合伙干,亏了还要负担债务

孟青是一个朋友介绍过来的,在微信上跟我说,苏老师,我不懂股权,现在是个失败的创业者,我想哪天见见您,给您汇报一下我的经历,看看往下应该怎么走。

后来我们约了时间,我倾听了他的案例,既替他伤心,又替他不公。

孟青是专门学艺术的,他毕业后一直从事艺术领域的特色培训,主要针对高中生,那些即将进行高考,文化课成绩偏低的学员。经过3~5年的发展,孟青在这个圈里已经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他自己既负责招生,也负责教学,同时对培训出来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关系将他们推荐给相关的学校,高考的艺术专业课通过率都很高。因为一直是自己一个人在做,力量比较单薄,后来遇到一位老大哥,老大哥说,我投资你,咱们共同做艺术类的培训,把这一块做大。孟青觉得也不错,同意了老大哥的建议。然后老大哥又找了另外三个合伙人,都是老大哥的朋友。

于是,孟青的股权结构也随之变化,如图4-1所示。

孟青自己干时的股权结构

老大哥进来后的股权结构

图4-1 孟青股权结构的变化

关于分工:

股权变化之前:

​ 孟青:负责培训、招生、运营。

股权变化之后:

​ 老大哥:定调,自己有一块原来的业务,一直还在做;

​ A、B、C兼职帮公司做些招生,年龄偏大,精力跟不上;

​ 孟青:负责培训、运营、招生。

本来想通过合伙整合,可以开拓更多的业务,但是最终却发现,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公司在合伙后经营了二年,年年都是亏损状态,孟青就感到特别郁闷,接下来公司要发展,还需要再往里投资,大家都不想再投资了。

于是孟青经过一番考虑,想把其他四个人的股份收回来,还是自己干,再继续找真正合适的合伙人。在谈判的过程中,另外四个股东提出可以按照原投资额翻一倍的价格,退出他们的股份,孟青觉得很苦恼,一是本身公司就亏损,二是他自己也拿不出这么多钱。关键是他还不能自己出去单干,因为老大哥在收购他原来全部股份的时候,对他个人做了约定,五年内必须为本公司服务,不能出去自己干。这个限制让他陷入了困境。

通过我与孟青的沟通,分析如下。

基本现状是:

(1)四位股东年龄偏大,本身都有自己的事情,并不合适继续合伙;

(2)他们提出的退出价格是基于不想让前期自己的投资有所损失;

(3)如果孟青自己经营的话,公司每年至少能有一定的利润;

(4)孟青没办法自己出去另立炉灶,因为原来的协议约定有限制。

建议:

(1)孟青回购其他股东的股份,约定一个合适的价格,既不让原股东有什么损失,但也不能太夸张。

(2)根据自己经营情况做出财务状况的预算,三年内的销售额、利润。

(3)先进行股权转让的工商变更手续。

(4)双方约定的回购价格,分三年偿还,每年从公司利润当中拿出一部分,可以高出约定价格的一点。

(5)将当前公司财务做个结算,孟青承诺后期的发展由他投资,并承担对应的风险。

(6)孟青承诺,如果三年内公司没有利润,孟青按照约定的价格及同期银行利息,支付回购的资金。

通过这种方式,既解决了孟青独立经营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原来投资不投职股东的回报问题,而且还不伤大家的和气,四位老大哥依然愿意帮助孟青,有相关的资源还可以帮他对接。相当于他们原来的投资款放在孟青这里做了一个三年的投资理财。

但是对于孟青来说,还面临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如果他自己持续干,公司还是做不大,利润也不会太高,而且还比较累。他自己比较擅长教学、打理关系,招生这块偏弱一些,想找这样的人才作为未来的合伙人,但是经过这次合伙的教训,他又害怕因为合伙再出一些问题。前面的问题解决了,这块又成了他的心病。

针对这个问题,我给出的建议是:

​ 先招聘优秀的业务人员,前期以工资+提成的方式进行报酬的支付。

​ 在合作过程中逐渐选出双方价值观一致、真正能做事的人员。

​ 采用股权激励的方式逐渐对这类人员进行激励,释放股权。

虽然是合伙时代,但是合伙有风险,合作需谨慎,关键在于选择什么样的合伙人,你的选择决定了事情的结果。

合伙规则:

(1)要结合自己的优势和短板,去找和自己互补的合伙人;

(2)要找年龄差距不太大,价值观一致的合伙人;

(3)股权的设计一定要遵循基本规则,重在以贡献为主,考虑谁是项目的主导人,谁为公司的控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