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员胡夏:我觉得小群里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很微妙也很亲密,调动和经营小群成员关系你认为是不是重点?有没有很好的方法?
徐志斌:这些关系不是经营出来的,而是生活中积淀下来的强关系。我提到的6大驱动不是告诉大家如何经营社群,而是告诉大家如何运用社群,将无数个社群黏着在我们身边,将我们的信息扩散到无数个社群当中去,这才是关键。
另外一方面,企业和用户之间的关系却需要经营,因为用户天然追求强关系。如何打造强关系今天就不展开讲,大家可以看下鹿晗、天佑等明星的粉丝社团是如何打造的,他们背后共通的特点是模拟关系。当然大家也可以去看《小群效应》这本书,里面把如何运用小群、打造小群讲得比较清晰。
段传敏:随着竞争加剧,企业运营粉丝的成本更高了,经营小群是更经济有效的方式吗?
徐志斌:我并不是说运营小群会成为更经济的方式,而是说现在的小群是提升用户流量和收入的肥沃土壤,许多独角兽产品都孕育于此。很多企业运用不好社群的原因是现在经营社群的门槛越来越高,很多企业对社交、社群的理解不够。在未来需要大量的平台、工具帮助企业,现在已经出现了类似平台的雏形。不管怎样,社群都是一片肥沃的土壤,值得企业去学习和思考。
段传敏:孤独者社群作为一个小群运作了三年,主要面向营销、创业和文化财经精英,其中经历了各种试验,目前聚焦一点以《CEO说》的方式进行知识内容分享,就目前分享的形式和运维,你有什么更好的建议?
徐志斌:这种访谈模式很好,但是我可以提几个建议:
第一,一问一答的模式产生的内容,可能并不是用户真正想听的东西,有可能造成用户流失。
第二,每个嘉宾讲的内容都的不一样,用户可能对这位嘉宾没兴趣,或是对另外一个话题没兴趣,这样会比较分散,较难在同一时间聚拢社群成员。我觉得这两个问题值得认真琢磨一下。
观察员胡夏:作为公司高管,你在商业上最关心的三件事是什么?
徐志斌:我们会关心一些简单的问题:一是关心用户行为习惯发生了哪些变化,所以我们会每天分析大量的数据;二是关心这些行为变化会给企业带来哪些新的调整或变局;三是关心如何在这些变局当中抓住新的机会。
观察员胡夏:什么时候是你最孤独的时候,你会想什么?做什么?
徐志斌:有时候偷懒在家,老婆上班女儿上学,只有一个人在家里没事干的时候觉得挺孤独。这时候就在家里发发呆,有些过去想不明白的事情反而会突然想清楚。所以孤独挺好的,可以积聚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