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等处显平等

过去有个朋友跟我说,你们佛教说众生平等,人人都有佛性,你们说的平等心,我觉得是假的。我问她,为什么觉得是假的呢?她说你们嘴上说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你看寺庙里面,比丘的戒律是二百五十条,比丘尼的戒律就有三百四十八条,女的比男的要多戒那么多条啊!所以她认为佛教歧视妇女,很不平等。我就告诉她,那只能说明你没有真正理解到平等的含义。

真正的平等是什么呢?是不平等处显平等。

佛教说众生平等,世界的本质是平等的,但并不否认大千世界所呈现出来的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各种不同的现象。天地之间,万事万物都各有自己的位置,有各自的特点。如果说狼和羊是平等的,那么你把它们关在一个笼子里面,看养成什么样子?如果说狼和羊不平等,为什么羊见了狼要跑呢?它觉得我与你是平等的,凭什么我要被你吃掉啊?所以羊就要跑掉嘛。在男女平等上面,我们也要看到,虽然人生来都是平等的,但是所处的位置不同,就有各自在生理、心理上的不同特点。过去大讲男女平等,说“妇女能顶半边天”,那么让女人也去下矿井、到建筑工地抬石头、去当兵打仗,能行吗?如果这些事情都要妇女跟男人平等来做,那才真正是不平等!在这些问题上面,我们应该看得全面一点。佛教在戒律方面,实际上是很科学的。佛教里出家修行,最大的障碍就是人的情执难破。相对来说,男人对情的执着要少一些,而女人对情的执着普遍就要重得多。你要想修行成就,就非得破掉这些情执不可。所以在佛制里,比丘与比丘尼在戒律上的要求就有所不同。

既然讲到戒律,这里就多说几句。前两天,半夜三更有个朋友给我打电话说,师兄啊,我真的想要去受戒啊!我说,你半夜三更发什么神经啊?他说,哎呀,我觉得自己好多事情都管不住自己,一喝酒就是烂醉,就什么都管不住了,不行了,必须要去受戒了。我就对他说,受戒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不是你说去找个师父给你念念,你就得戒体了。必须要去学习戒本,要清楚为什么要受戒?受戒有哪些方法和步骤?根本戒和支分戒有什么差别?犯戒之后该怎么办?等等,这些都要学。我推荐给他一本书,叫做《走向解脱》,是一位当代大德写的,专门讲戒律。

一般人不了解戒律,认为受了戒,就是什么都不能去做了,就觉得它是一根绳子,是要把自己捆住、拴起,感到手足无措,浑身不自在。实际上正相反,戒律恰恰是你通向心灵自由、走向彻底解脱的一个基本前提。佛教所谓的戒律,实际上与现代社会的法律很相象。社会必须要有法律才能正常运转,但法律并不是要阻碍我们在社会上的自由,并不是要捆绑住我们,而是要让整个社会达到公平、和谐,让每一个人充分享受自由与平等。

比如我刚才说的那位兄弟,他特别喜欢喝酒,一喝就要喝到烂醉,醉了以后第二天醒来,家里人也要骂他,他自己也特别后悔。但是到了晚上,酒肉朋友一喊,酒杯一端就又忍不住了。如果真正受了这个戒,能够戒下来,实际上在酒这个事情上就是得了自在。不然的话,酒这个问题就把他给拴住了,他就只有在这个上面转,在酒的问题上就得不到自在。如果受了戒,能守这个戒,在酒这个事情你就可以不受它的左右,那就证明你能做主,你是自由的;如果管不住自己的贪嗔痴、改不了杀盗淫妄酒这些恶习,这些烦恼就会随时随地左右你,你就得不到自在,就只有被它们牵住你的鼻子跑。所以真正得大自在是什么感觉呢?就是孔夫子说的“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你心里面想做什么就去做,但想做的一切事情都没有违反规矩,没有违反社会的道德规范,没有违反社会的法律。作为一个佛教徒来说,你能严守佛所制定的戒律,这才能得大自在。

关于戒律的事,我在这里多说了几句,也是为了说明什么是“不平等处显平等”。理解了这个道理,就不会僵化地看问题,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就不会一刀切、一根筋,而是要观其两端,行其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