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是A药店店员,这天,一位老师傅来买降压药,问询中,迎春了解到这位老师傅有20年的高血压病史,独居(老伴5年前去世),不喜欢出门,多数时候一个人在家,买药时,老师傅说:“上年纪了,我这睡眠也不大好,总觉得没精神。”
迎春一边听,一边生出无限感慨,面对又一个“空巢”慢病老人,自己该说些什么,要怎样才能帮助他。
患者的用药是医院里面制定的长期用药方案,顾客会自行续药,这位顾客也在坚持用药,但是,现在他所说的问题似乎并不只是身体疾病的问题,而是疾病与其个人境况带来心理的困惑。
迎春一边这么想着,一边说:“师傅,您也别想太多,建议您适当的出门走动走动,别闷着。人活动多一些,睡眠也会好一些。”老师傅听了迎春的劝,说了声谢谢,望着老人离店的背影,迎春觉得还有不少话要说给这位顾客听,可是又总觉得不知道该怎么说。
在这个案例中,迎春接待了一位老年高血压的患者,我们来分析一下,高血压顾客的心理特点:
一、疾病心理特点:抑郁情绪最为常见,并因此会带来疲惫感与精力丧失。慢性疾病本身会使病人产生抑郁的心理反应,长期服药以及服药对身体产生的影响,社会角色的改变,疾病病程演变带来的风险。案例中,老人还多了一个“独居”的因素,这些会使患者这类情绪持续并加重,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化解,会加重患者病情,或引发其他疾病,案例中,老人的失眠则可能与此相关。
此外,高血压患者病因性格特点焦虑、愤怒等也是这类顾客的心理成分,在与疾病的长期抗争中,也会产生悲观等更多负面情绪,并由此影响了其行为。
二、不同年龄患者心理:青年(25-45岁)高血压患者怕疾病影响工作与事业,怕家庭受影响,他们常会问的问题是:“问医生说,不要紧,但是我自己觉得这么年轻就得了高血压,这对自己影响会很大,问问你,到底要不要紧?”
中老年(>45岁)高血压患者不能坚持用药,觉得吃药是一种负担,有恐惧感,有悲观情结,对并发症了解不多,易疏忽大意。他们常常会说:“这降压药有时候会忘了吃,忘记一两天也不要紧吧?”
三、不同病程患者心理:同样是高血压患者,刚患上时的心理与多年高血压患者心理是不同的,初诊为高血压的顾客多数较为焦虑,接待时,问的问题会比较多。多年高血压顾客表现为比较淡定,会更关心自己血压控制情况,自己有没有并发症等。
四、不同病情患者心理:有无风险因素(如吸烟、肥胖、高血脂、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患者心理是不同的,无风险因素患者心态趋向于正,而有风险因素的或是多个风险因素并存的顾客负面情绪会浓一些。
另外,有无并发症顾客心理也不同,合并糖尿病、慢性肾病、冠心病或心力衰竭等的患者情绪可能会更低落,失去信心,甚至可能产生过激行为,此时,更需要家人的理解、陪伴与照顾。
迎春在接待这位老年顾客时,说了些安慰的话是值得肯定的,不过,我们还要在心理指导与行为建议中给予更多专业提示。
一、针对负面情绪,比如抑郁,可以引导顾客多往积极的方面想。上面案例中,要帮助顾客分析失眠的原因,给予改善方法,比如松弛训练、自我积极暗示等,也可以建议白天适量增加活动量,多走动,睡前温水泡脚等。建议丰富个人生活,培养兴趣爱好,不要老闷着。必要时给予药物与保健品建议。
话术与实操举例:
“老师傅,您自己要往好的方面想,要高兴一些,适当多动动,没事养养鱼,跟其他的病友聊聊天,也可以常到我们店里来,我们也可以跟您说说开心的事······”
二、不同年龄患者,重点有别。针对青年患者要说明高血压及其并发症是可防可控的,帮助缓解顾客紧张心理,让顾客继续发挥自身的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作用。
要告诉顾客规律服药,调整心态,坚持运动,平衡膳食(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戒烟限酒,需要说明的是,青年患者消费能力较强,可根据情况引导到保健品、中药或器械类产品上。
针对老年患者,要说明定时定量用药的益处与重要性,不规范用药的严重性,要让顾客学会应对自身情绪的变化。我们应该耐心,多次跟顾客交流,抱着帮助顾客的想法。如果可以,要让患者家属或病友参与其中,可以帮顾客建一个档案,帮助他规范用药,监测血压等,另外要进行适当的患者教育(可以现场,也可以在社区或公司举行讲座),告诉顾客疾病的并发症,相关症状等,也可以在平时接待中多和顾客聊天等进行心理疏导,看情况引导至保健品、中药等。
话术与实操举例(青年顾客):
1、“先生,您好!看得出您有点担心自己病情,对吗?”
2、“其实,高血压并不可怕,只要自己能管控好自己,保持血压平稳,就不必太担心了。”
3、“不过,您确实需要更多了解高血压和它的并发症的预防知识,比如要坚持监测血压,要戒烟限酒,避免熬夜,养成良好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另外,您也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心态放轻松了,血压也能得到更好的控制。”
4、“您也可以通过服用一些保健品来预防一些并发症,比如······”
三、不同病程患者,服务重点区分对待。初诊高血压患者,要先放松顾客,之后适当说下高血压疾病基础知识,让顾客对疾病有所了解,不害怕,知道如何掌控病情。多年的高血压患者,更多指导自测血压,定时定量服药,如何预防并发症等。其中,遇到经常漏服的患者时,要态度诚恳,以拉家常方式说明漏服的危害,定时定量服药的好处,给予改善建议(如闹钟、分药盒、家属提醒、病患小组监督等)。对于一直坚持规范服用的患者,要肯定其用药方式,建议综合管控,持之以恒,优化血压控制目标。
话术与实操举例:
“其实,患上高血压并不可怕,您也知道,高血压的病人挺多的,他们照样可以正常生活工作,不用担心,关键是要了解这个疾病······”
四、不同病情患者,指导侧重点不同。
无风险患者对高血压管控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会受到其他病友或特殊时节如春节等影响,不能坚持。接待的时候,我们要肯定顾客的良好生活方式,让患者得到鼓励,获得信心。另外,告诉顾客需要坚持下去,血压控制目标<140/90mmHg,适当低一些更好,同时要坚持规律服药,定期测血压,体检等。沟通时,要保持友善亲切的态度,这样会得到顾客更多配合。
有风险因素患者不良生活方式比较难改变,这部分顾客对危险因素危害严重性麻痹大意。接待的时候要告知危险因素与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关系,让患者意识到危险因素的严重性,不可麻痹大意。在与顾客交流时,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身边的成功案例劝告顾客,说明良好的生活方式对血压等的益处,同时要强调治疗性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减重、减盐、减脂、戒烟限酒、减压、加钾、加运动、必要时加叶酸等,血压控制目标<120/80mmHg,给出劝告时,态度要友好。
针对有合并其他疾病的顾客,告知疾病相互关系与危害,教会顾客自我管理技能,让患者建立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我们要告诉顾客掌握自我管理技能,主要包括制定管理自我的行动计划,掌握解决自身问题的步骤,熟悉家庭血压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合理安排膳食,另外要了解健康运动及注意事项,高血压等口服药物的用药知识,保持心理平衡,培养与人沟通交流的技巧等,生活方式方面要注意戒烟限酒,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等,血压控制目标<130/80mmHg。在与顾客说到这些内容时,对于一个药店人来说,要求就更高,而在交流时,也要更有耐心。
话术与实操举例(有合并症患者):
顾客:” 我这都成药罐子了,估计也活不了多久了,也不去管那么多了,能活一天是一天······“
店员:1、“老师傅,您好!瞧您这话说的,其实,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的人寿命可以跟正常人一样!”
2、“关键是要管理好自己,只要注意坚持合理规律用药,坚持监测血压,适当锻炼身体,改变不好的生活方式,注意饮食平衡等,就可以让自己的病情得到控制。”
3、“您平时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尽量不生气,生气了对自己身体可不好,生气的时候出去走走,喝杯水,吃根香蕉,都对自己有帮助。”
亲,可以想见,一个高血压顾客站在我们面前,我们需要了解多少信息!他大概多大年龄,高血压多少年了,有没有并发症,在用什么药,血压控制得怎样,目前的状况(家庭状况、社会角色等)是怎样的······这样我们才清楚他是处于哪个心理类型中,才能说对话,真正帮助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