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经理人:老板也是普通人

老板也是人

这里讲一个故事。

我们都曾读过一篇语文课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其中开篇是这些写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教科书上的解读是:当时的背景是1927年4月12日,国民党在上海发动反革命大屠杀,举国震惊。朱自清先生为何心里颇不宁静呢?因为是思考革命前途、人民命运,心情受“4·12”事件的影响,所以颇不宁静。

后来,有学者研究了朱自清的日记,发现写《荷塘月色》这篇文章的时候,他和老婆吵了一架,心情受到和老婆吵架的影响,所以颇不宁静。

朱自清后来被定性为“左派文人”,所以教科书的解读就是按照这个思路来进行的。朱自清首先是一个普通人,有自己的生活,也有一些家庭琐事,不是每时每刻都在考虑革命前途、人民命运等大事。

怎样认识一位老板?

他们首先是一个普通人(可能有极少数天才式的老板,但寥若晨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家庭生活,他们对企业的认识也是逐步深化的,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交了许多“学费”,是逐步成熟起来的。

经理人经常会私下抱怨自己的老板:老板怎么看不清这个问题,认为老板如何笨。其实这当中暗含一个假设:老板应该具有非凡的能力、洞察万物、人情练达、胸怀宽广、境界高远、有钢铁般的意志……这是神而不是老板。

老板也是人,也有自己的短处,也需要下属对其加以“管理”。老板的领导力除了诚信正直需要与生俱来以外,其他都是靠实践磨炼、提升的。

视角不同

存在这样一种情况,老板看到问题与解决问题是两个不同概念。经理人看到的问题是企业一直没解决的,这不代表老板没看到这个问题。

据我观察,对事业有成的老板来说,他们很多方面确实有过人之处,更多的时候,他们考虑问题的层面和角度不一样,老板看到了一些经理人没有看到地方。所谓“屁股决定脑袋”,你坐在什么位置,就会有怎样的视角。经理人看到的问题,老板不是没有看到,只是这个问题可能对经理人来说是重要问题,但对老板来说很可能不是一个大问题。

一家知名企业的老板讲过的一个故事很能说明问题。

这位老板说他没有创业之前,在一家企业打工,做的是营销工作。他经常发现自己所在企业的一些问题,感觉很明显,但纳闷为什么老板不知道?年初制订的销售政策,年底老板为什么不兑现?他勉励并告诫自己,等到哪一天自己做了老板,一定不能像现在这个老板一样,看不清问题、不兑现承诺。

几年后,他果然创办了一家企业,并且发展很快。回想起以前打工时的感受,他认为,承诺一定要兑现这一点他自己当老板的时候做到了,但看清问题这件事情就比较困难。

经常有一些人向他反映各种问题,言辞切切,似乎也是在说“像这样明显的问题老板你怎么没看到?”他说,有些问题自己确实没看到,但大多数问题自己是知道的。但这些问题此时此刻不是重点,企业这么大,人数这么多,必须抓住重要问题,有些问题等企业到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不是问题了。

总结一下,老板不是“万能博士”,他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经理人不要抱怨,要从自身做起,培养自己的大局观,理解老板,逐步“管理”老板,与老板组成真正的团队,实现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