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孝文帝早年生活经历

孝文帝元宏出生于公元467年,生下来以后就由祖母文明冯太后抚养,三年以后被立为太子,其生母李氏依照“子贵母死”的惯例赐死。471年,献文帝拓跋弘宣布禅位于皇太子。孝文帝当时只有5岁,朝政由“太上皇”与冯太后联合执掌。476年,冯太后毒杀献文帝,其时孝文帝也只有10岁,因此,北魏朝政变为冯太后独立执掌。

关于孝文帝对冯太后的态度,几乎所有的文献记载都认为,孝文帝是一个讲究孝道的人,所以将朝政全部交给祖母处理,而自己从来都不过问。史书是这么记载的:“自太后临朝专政,高祖雅性孝谨,不欲参决,事无巨细,一禀于太后。”对于祖孙之间的这种关系,仅从孝道来解释,显然并不恰当。孝文帝在年幼的孩童时期,没有执政的能力,二人之间当然是一种正常祖孙关系,也不存在什么冲突。然而,随着孝文帝一天天长大,当他具备执政能力之后,他和祖母之间因为权力争夺而发生冲突,就不可避免了。

这首先表现为,孝文帝长大以后,冯太后对他开始提防猜忌。据诸文献所载,冯太后对 “雅性孝谨”的孝文帝并不放心,史籍中有关冯太后杖打孝文帝的记载颇多。另外,由于有人从中挑拨离间,冯太后甚至一度准备废黜孝文帝,而且已经采取了实际行动。

如《魏书·穆泰传》就记载:“初,文明太后幽高祖于别室,将谋废黜,泰切谏乃止。”《魏书·高祖纪》则记述了冯太后想废黜孝文帝的动机:“文明太后以帝聪圣,后或不利于冯氏,将谋废帝。乃于寒月,单衣闭室,绝食三朝。召咸阳王禧,将立之,元丕、穆泰、李冲固谏,乃止。”这条史料明确记述:因为感觉到孝文帝聪明能干,冯太后担心他将来执政后不利于冯氏家族,所以就谋划将他废黜。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冯太后在寒冬腊月的时候,将孝文帝囚禁起来,三天不给饭吃。并且特别召见咸阳王拓跋禧(即元禧,?—501,字永寿,宗室大臣,孝文帝之弟,孝文帝死后,受遗诏辅政,累迁太尉,封咸阳王,宣武帝朝阴谋举兵反叛,事泄被杀),准备改立他为皇帝。最后在拓跋丕(即元丕)、穆泰(?—497,代郡即今山西大同人,本丘穆陵氏,北魏勋臣八姓之首,穆泰以功臣子孙,尚章武长公主,后因反对孝文帝汉化改革,并勾结平原王陆叡谋反,事败被杀)、李冲等人的坚决反对之下,才放弃了这个想法。由此可见,孝文帝元宏早年的生活经历,充满了艰难险阻,他时刻都要面对着由权力所带来的紧张、恐惧和威胁。

太和十四年(490),49岁的太皇太后冯氏驾崩于平城太和殿。据说,就在冯太后驾崩当天,有一大群“雄雉”,也就是雄野鸡,飞集于太华殿。不用说,这意味着女人统治北魏的历史已经结束了!正是从这一刻起,孝文帝迎来了独立执政的机会,北魏的历史也掀开了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