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绩效奖金

1.绩效奖金的性质

绩效奖金反映的是员工在岗位上维持了高质量水准,或者高效执行了公司战略和企业文化所要求的事项而获得的回报。绩效奖金反映的并非是岗位价值,基本工资和岗位本身有关,而绩效奖金和岗位无关,而是和岗位上的人有关,侧重的是这个人做出了什么价值,然后根据这个价值来给予额外的奖励。

绩效奖金的发放跟每个岗位的绩效考核指标有关,对此经销商可以采用KPI(即“关键绩效指标”的英文缩写)的方法,根据不同岗位的要求来设定相应的KPI,然后定期(每月或每季度)对KPI进行考核,按照考核结果向员工发放绩效奖金。经销商在采用KPI考核时需要注意两个事项:其一,KPI要能够衡量,每个岗位的KPI都应该用数字体现出来,用绝对数或相对数都可以,比如完成数量或者完成率,即便是定性的KPI也应该用相对数的方式来进行定量化,比如考核部门之间的协调成效就可以采用投诉率或好评率来衡量。其二,KPI不能过多,一个KPI最多不要超过5项,过多就失去了“关键”的意义,笔者经常看到有的经销商为一个岗位列出了七八个考核指标,诸如完成领导交办事项、提交报表准时性等,这些根本就不是什么关键指标,直接用制度来要求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放到绩效考核中,过多的指标只会让员工无所适从,而且分散了考核的焦点,失去了KPI的意义。

2.绩效考核的导向

经销商在绩效考核中需要注意把握导向,也就是正向或负向。现实中,绝大多数经销商采取的是负向考核,也就是事先设定好绩效奖金的数额,如果考核分数没有达到要求,就会按照规定相应地从员工的应得金额中予以扣除。负向考核的好处就是简单、直观,本来应该拿到这么多奖金,但是考核没有达标,所以要扣除一些,最后就只能拿到这么多了,这就是负向考核的逻辑。但是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员工通常都不认同,一旦设立了绩效奖金的额度,他们就会认为这本来就是自己应得的收入,现在公司对这部分收入进行考核,无非就是不想多给钱而已。尤其在经销商的绩效考核出现难以衡量的情况,就会加剧员工的反感,原本是想通过考核来激励员工的,结果却适得其反。所以,笔者建议经销商可以增加一些正向考核,也就是不事先设定固定的奖金额度,而是根据需要单独设立,如此一来绩效考核的逻辑就变成了:你只要将这几样事项做好,能够获得相应的奖金,达到什么程度就得到相应的奖金,完全达不到就什么都没有。这样就不会使员工产生“这些钱本来就是我应得的收入”的想法,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奖励。

3.绩效奖金的占比

在整个薪酬体系中,绩效奖金和基本工资是每个岗位都有的项目,而且在薪酬占比中都比较重要,所以通常这两项会放在一起作为一个组合。如此,绩效奖金在薪酬体系中的占比就和基本工资的占比相反,基本工资占比高,自然绩效奖金占比就低,反之亦然。

表10-2 业务人员KPI考核表

KPI

考核计算方式

基础分

目标值

实际值

考核得分

说明

销量达成率

得分=实际销量/目标销量×分数

40分

×万

 

 

 

货架陈列

得分=完成率×分数×合格率

30分

×家

 

 

 

试吃

得分=完成率×分数×合格率

30分

×场次

 

 

 

合计

可以累计得分

100分

实际得分合计

注:完成率=完成数/指标数;合格率=合格数/完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