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能用高潜牛人,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2017年,当我的第一本书《创变》出版之后,收到了大量的读者反馈:大家都在担心一个问题,在书中看到的创业历程之艰难,远远超过了创业者和变革主导者的想象。与大家的反馈所不同,我更为忧虑的是:如果创业公司或者转型变革的团队中,没有足够多的具有“学习力和思考力”的高潜牛人,那么任何清晰的创业路线和规划,到最后都会成为“一纸空谈”。

于是,在《创变》的创作过程中,我就暗下决心,还要写一本关于如何招募高潜牛人的书。

这本书,就是你现在所看到的《高潜牛人》。

《高潜牛人》的前两大部分,其实都是在从“底层思维认知”的层面上,努力向读者阐述企业招募和吸引高潜牛人的重要性。实际上,很多的创业公司之所以能极其幸运地获得成功,正是因为创始人极其幸运地在接收到“趋势的感召”后,找到了第一批高潜牛人型帮助者。这是后面一切事情发生的基础。

实际工作中,我发现:大量的公司并没有意识到商业社会已经进入了人力资本时代。虽然无数管理学大师,包括德鲁克、明茨伯格、迈克尔•波特都在自己的著作中充分强调了人的重要性。但很少有一本书能告诉大家,怎么做才能找到、留住高潜牛人,并让他们能真正的发挥作用。《高潜牛人》的后两大部分,就是为大家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些思考方向和方法。

人力资本转变成公司的经营收入和良好的运营水平,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人才在公司里发挥出其被期待的价值,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管理者耐心地等待。同时,这种等待还包含着“培养和帮助”等更深层次上的含义,毫无作为的单纯等待是没有效果的。

投入和产出的滞后性,让很多公司的管理者都对“向公司注入人力资本”这一决策,心存疑虑。因此,虽然每家公司都在强调团队的力量,都在强调人才的价值,但能在实际中肯真正投入时间、精力、资本来提升整个公司人力资本价值的企业管理者并不多。

特别是在国内的商业环境中,存在着一种“断层”。一方面,一小批企业成为了数字时代开创的先锋,他们在互联网时代当中积累了充分的经验和资源,可以快速进入下一个时代,并在其中占据最为有利的竞争地位;另外一方面,大量在改革开放初期创立的企业,沿用着盛行已久的工业时代思维,正在被快速地抛弃。

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公司不同,虽然那里的传统企业也受到了互联网和新科技的冲击,但这种冲击的程度并没有表现得那么强烈。其中的缘由是:遇到冲击前,它们都经历过一段相当长的发展时期,无论从企业管理水平、人力资源水平、战略规划能力、商业模式设计能力,还是运营效率和资本实力上,都比国内的企业积累了更多的“弹药”。这让他们在面对互联网和新科技的冲击时,比国内才发展了短短40年不到的公司,有更强的抗打击能力。

而国内的绝大多数公司,被时代裹挟着需要直接面对这个“断层”。改革开放40年来,现代企业的雏形才慢慢逐渐完善起来,还没来得急进行深度优化,管理提升,资源积累的公司就直接跨入了下一个时代。这是造成目前国内企业经营困境的最根本原因。

因此,只有能顺利跨过这个“断层”的公司,才能成为下一个时代中的新商业领袖。但毫无疑问,薄弱的基础让他们比起那些基础能力很强的欧美公司,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境况。一方面,传统公司需要尽快把缺失的能力补起来;另外一方面,又要搞明白数字时代的商业逻辑。面对复杂的局面,很多传统公司的管理者感到力不从心。但时代发展的巨轮却没有因此停止,仍然加速向前飞奔。

于是,整个传统企业界的管理者,陷入一片焦虑之中。这也是近些年来,商业培训行业快速发展的一个原因。但事实上,通过培训所能学到的知识,只能帮助公司管理者建立起一个理论的思维架构。真正要把这些理论落到实处,还需要漫长的过程。但,时不我待!

所以,我认为,能最终解决问题的只有“用高潜牛人”!

很多大型公司的管理者也早就有了同样的想法。因此,他们从海外人才市场引进了大量熟悉西方管理思维的人加入自己的公司。但实际上大家并不知道,那些总部在欧美国家的全球化企业,正在积极推动“Global-Localization”(全球本地化)的工作。从海外直接挖职业经理人或者公司不同级别的管理者,固然可以快速地获得西方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商业智慧,但这些生长于不同文化当中的高手,显然在理解中国文化上,遇到了难以逾越的挑战。这让他们根本没法承担起被期望承担的责任。当然,这也是欧美公司反过来聘用中国本土团队,打造Global-Localization模式的原因。

在发现直接从海外市场引进人才的效果不好时,大型公司又开始从国内寻找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与此同时,国内的高等教育普及率也大幅度上升,刚好可以作为公司发展的人才供应。但大家又犯了“唯学历论”的错误。很多公司的管理者会非常简单的认为:博士比硕士强、硕士比本科强、本科比大专强、名校的好过一般学校的。经过实践证明,这种选拔人才的方式也是失效的。

现在,很多大型公司的管理者除了在自己的竞争对手公司挖人,已经找不到任何其他办法可以组建自己的高潜牛人团队了。大家一直都没有从“高潜牛人”最基本的特性上思考问题。

本书试图向所有读到这本书的公司管理者传递一个信息:高潜牛人的本质其实是具有“学习力和思考力”的人。其他任何标签,都不能帮你准确地分辨出高潜牛人来。帮助管理者掌握分辨高潜牛人的能力,是我创作本书的目的之一。

对创业公司来说,情况也是一样。假如公司创始人是技术出身,那么,公司里一定会缺少市场营销,商业模式设计类的人才;当一家创业公司的创始人具有销售或市场营销领域内的工作经历时,他多半几乎不怎么懂得如何分辨技术天才。而且,最重要的是,创业公司里急需的是博才。最好一个人能够在几个工作领域内承担职责。这都是只有那些具备“学习力和思考力”的高潜牛人才能胜任的。

最后,我希望那些想要在未来成为某个领域“大牛”的读者,也能掌握关于高潜牛人核心能力的定义。这样,在你们奋斗前进的过程中,就会着重锻炼自己的学习力和思考力,成为可堪重用的高潜牛人。

祝你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