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级演讲家丹尼斯·威特利言:“人们必须从以往的错误中学习,而不能指望过去的成功能够给你什么。”遗憾的是,有关成功的经验之谈越来越多,而现实世界中并购的失败率则并没有因此而有所降低。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思。其实,丹尼斯·威特利的话已经给出了答案:我们应当从失败中学习。
由马克·L.菲尔德曼和迈克尔·F.斯普拉特共同撰写的《并购:企业在重大重组中必须面对的七大困惑》,是并购文献海洋中为数不多的以总结失败教训为其主题的著作。该著由前言、绪论和13个章节组成,通篇基本不谈并购成功的经验,而只谈失败的并购都留下哪些教训及如何在未来避免重蹈覆辙。
该著作者之所以将并购中失败的教训看得远比成功的经验重要得多,这与他们的经历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两位作者都曾经在著名的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公司工作过,有着20多年丰富的并购实践经验。他们经手过的并购案中不乏涉及世界多家顶级公司。对他们来说,这些并购案既有成功的经验,但或许让他们留下更深印象的却是一些失败的教训。当然,这部著作的素材不只是来源于他们个人经历,也包括他们并没有直接参与的一些并购案所暴露出来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
作为一部讨论并购问题的著作,《并购:企业在重大重组中必须面对的七大困惑》似乎并不像一部专业性著作,甚至在很多读者眼里根本就不是。在该著中,三分之二篇幅是在讲故事,讲趣闻轶事,讲寓言。这些故事、趣闻轶事或寓言一点也谈不上精彩,对不熟悉英美文化者而言会觉得冗长而索然无味。但显而易见的是,作者希望通过它们向读者传达其对并购中的某一个或某一些问题的见解。客观上,撇开那些一个接一个的故事、趣闻轶事和寓言,作者的大多数观点或见解是精彩的、有价值的、有实际意义的。比如,“当商业史的某一决定同样需要集中资源的时候,你应该优先考虑那些最具影响力、成功概率最高的举措”。比如,“如果你正在与兼并中的公司竞争,那就像是在过圣诞节”。这样一类的观点或见解,在这部著作中比比皆是。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该著还勉强能够算得上是一部并购专业著作。只不过,它在风格上确实是一部另类的并购专业著作。
作者将并购交易中的若干错误视为罪恶,而罪大恶极者莫过于优柔寡断、扯皮拉筋。在该著的绪论部分,作者罗列了并购交易中的七大致命罪恶:表单罗列过多、空洞的交谈、创立计划编制会、欺压作风、强加于人的观点和价值观、把乌龟放篱笆桩顶上和表彰错误行为。而这些所谓的罪恶,其实就是一个,即拖延。换句话说,就是优柔寡断、扯皮拉筋。在作者看来,拖延导致高昂消耗,拖延导致市场份额缩小,拖延导致生产下滑,拖延导致利润萎缩,拖延导致人员流失,拖延还导致股东背叛。
作者为消弭罪恶而开出的药方是增强时间的观念,强调“速度”或“加速”的作用。该著中译本为便于中文读者理解,将原书名做了较大的变通。英文书名的直译应该是《加速并购过渡、实现痛苦转型之CEO实务指南》。英文书名的中心词是“加速”。事实上,“速度”或“加速”的观念贯穿这部著作之始终。作者在该著前言中开宗明义:“加速”对并购具有特殊的意义,不仅仅能够激发原动力,锁定胜机,而且能够最终创造股东的价值。他们认为,大规模的公司并购和重组实际上是在与时间赛跑。只有那些学习得快、行动得快及适应得快的公司,才能够脱颖而出。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并购:企业在重大重组中必须面对的七大困惑》一书,是一部专门讨论并购中的时间、速度或加速问题的著作。
正如前面提到的,这部著作过多的文学方面的情节对于中文读者并不是一件轻松愉悦的阅读体验。不过,如果我们把注意力放在作者的观点或见解上,那这部著作仍不失为一本极有价值的读物。它是针对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而撰写的,但一般对并购实务有兴趣的读者也可以从中受到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