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要想达成对门店的严密管理,尤其想实现规模化发展,数字化升级是不可或缺的。就在2020年,天天智慧正式启动了后台驱动前台的管理模式。业内最负盛名的7-11是前台驱动门店,靠督导巡店发现问题。天天智慧不同,坚持通过后台数据发现问题,门店只需执行。目前,天天智慧可以掌握旗下每个门店的精细数据,并对所有信息进行归类整理,比如门店属性、开业时长、营业面积等。
在产品供应上,既有标准商品库,也有特殊门店的商品库,比如医院门店会有尿壶、成人纸尿裤等,学校门店则一定有文具。在天天智慧,所有门店的采购补货都可以做到自动化。结构性的产品会根据店面的分析数据设定标准库存,高销量商品则会以历史销量为依据,且整个模型会根据最新发现不停地做优化。所有数据都会呈现在天天智慧的大监控台上。哪里亮起红灯就证明哪里上周的商品供应出问题了,后台负责人会迅速干预。
在彻底采用系统进行智能补货之前,天天智慧的数据也曾相当混乱。终端补货完全靠店长把控。和行业内的通行做法一样,哪个商品售罄,店长就会把它的价签收到抽屉里,然后根据经验下单补货,这就导致越是热销的商品越容易断货。当得知行业内通常核心商品的缺货率会达到20%时,吴勇智大吃一惊。要知道,对高速流转的便利店来说,这可是大忌中的大忌。
这也是促使吴勇智下决心运用系统做严格管理的因素之一。尽管前期投入相对大,但他要的是为后期打好坚实的基础。目前,天天智慧已进入6个地级市,吴勇智估量,如果能使这6个城市覆盖最大化,总共开2000家店是没问题的。2020年,天天智慧已经着力发展加盟店,每周都会在一个城市组织招商说明会,每次至少50人的规模。房地产出身的吴勇智对此相当熟稔,只要做,就一定有固定的转化率,至少5%。所以,坚持抓好落实就好。吴勇智期待,未来当规模足够大,可以设置一个更大的中台来服务前台,比如可以建设一个大的采购中心,按最小范畴的品类去管理。电池有电池的专项采购员、剃须刀有剃须刀的专项采购员,实现更加精细化的管理。
(文/舟谱商学院案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