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三类不同的公司如何设计股权?

人性都是善、恶、私的复合体,股权设计不是试图改造人性,而是认识到人性的复杂,通过股权去驾驭人性,构建好的制度环境,尽量减少合伙人不好的行为,激发彼此更好行为的发生和发展,打造利益共同体,这是股权设计的根本目的。
作为企业创始人,我们为企业设定愿景,这是顺应人性的善,因为更多人愿意发挥自己的价值,对企业和社会有所贡献;在股权设计中多劳多得的设计就是顺应了人性的私;设定考核是为了遏制人性中好逸恶劳、不劳而获的一面,使其无法懈怠。

股权设计要满足人性的需求,也要根据不同的行业类型,体现人力资本的价值,充分发挥股权的核心分配与激励作用。针对以下三类不同的企业,人力资本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1.资源型企业,如煤炭企业、加油站、加气站、矿山企业等。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人力在企业中的能动性相对较弱,资源却占据主导地位。
2.资本型企业,如保险公司、银行、基金公司等。这类企业有较高的准入门槛,主要以资本为主要竞争力,现在也正逐步加大对人力价值的重视。
3.人力型企业,如互联网公司、高科技公司、教育培训机构、美容院等。这类企业为更好地激发人力的创造性,目前对股权设计呈现出更加旺盛的需求。

这三类企业,在进行股权设计肯定侧重点是不一样的。你在股权设计的过程中,是不是碰到这种情况?发给合伙人股权,他却离开了公司。建议你要设计动态股权机制,让股权进入与退出都有章可循。
1.尽早确定股权进入、成熟和退出的机制。

最好开公司起,就把这三个机制确认好,不要随便就给人分配股权,一定要提前把成熟和退出的机制设计好,否则会很麻烦。
2.兼职的期限不计入成熟期,已工作的期限视为已成熟。

有时候为了测试合伙人是否能与创始人配合得很好,可以设定一些磨合期,他可以在其它公司工作,兼职在你的公司工作,在这期间一旦发现他不是很适合,可以不用兑现股权,如果发现合适并正式加入公司,就可以按标准成熟并兑现股权。
3.最好提前做好股权分配的规划。

投资人进入之前,公司可以设计15%作为期权池,以吸引后面需要加入的优秀人才,这部分股份由创始人代持。
4.合伙人股权代持。

减少初创期因核心团队离职而造成的频繁变更股权,等到团队稳定后再进行变更,企业到一定时期可设立有限合伙企业作为持股平台。
5.工资白条与股份。
创始人给不领工资的合伙人先记工资欠条,等公司的财务比较宽松时,再根据欠条补发工资。如果合伙人为公司提供设备或其他有价值的东西,比如专利、知识产权等,也可通过溢价的方式给他们开欠条,等公司有钱后再进行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