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板与表格

表6-1 流程模板

上游流程

下游流程

起点

触发事件

触发事件

终点

业务场景

定义解释(未作严谨的考究,根据自己的理解,可能不准确):

​ 上游流程:其输出作为本流程提供输入的流程,不是每个流程都有上游流程,一个流程的上游流程可能是多项。

​ 下游流程:接收本流程输出做其流程输入的流程,不是每个流程都有下游流程,一个流程的下游流程也可能是多项。

​ 触发机制:触发流程开始或结束的机制,通常有三种:事件触发、时间触发、人为随机触发。

​ 事件:是在流程过程中发生的事情,它们影响流程的流转。触发事件:是触发流程开始或结束的事件。触发事件是一种状态,它代表了一个时点。开始触发事件指流程将从这里开始,通常是从流程外部触发的。比如客户投诉处理流程的开始触发事件是:接到客户投诉电话时。当开始触发事件是多项时,有两种逻辑关系:一是XOR(异或),多个特定事件其中只要出现一个为真时,即触发流程启动;二是AND(且),多个特定事件都为真时,触发流程启动。结束触发事件是指流程将在何处结束。当结束触发事件为多项时,逻辑关系为XOR(异或),即其中一个为真时触发流程结束。

​ 起点:是流程中的第一个活动。

​ 终点:是流程中的最后一个活动。

​ 业务场景:场景首先来自营销界,认为特殊情况要做特殊分析,用户和产品之间需要通过场景连接。比如平时不会买鲜花的人,可能会在节日或纪念日,给自己的太太买一束鲜花表达爱意。用户愿意为一个个体场景下的方案买单。用《场景革命》的作者吴声老师的话来说明场景的重要性:产品解决一个问题,场景持续解决问题。借鉴个人公众号“饼干哥哥数据分析”中的文章“回归营销理论,谈谈到底什么是业务场景”对场景的定义:回归到用户使用产品的底层逻辑是用户先有一个目标,或者说任务,然后他在实现目标的过程(环境)中,存在一些痛点,需要使用某款产品来帮助达成目标。这里的目标(why)+环境(when/时间、where/地点,condition/状态)+痛点(pain),就是业务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