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程本质的核心界定:业务逻辑与行动方案的双重属性

时间46日周日下午1500

 

专家:王春强,资深企业管理咨询顾问、组织与管理变革专家。

超过20年一线实战经验的资深企业管理咨询顾问和组织管理专家。服务近百家企业,横跨20多个行业。咨询领域覆盖战略规划、组织变革、流程再造(BPR)、人力资源、研发(IPD)、供应链(ISC)、销售、内控等企业管理全域。

深度参与华为ISCIPDERP等关键变革项目,奠定管理咨询职业基础。

创办管理咨询公司,聚焦流程与组织变革、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跨行业、跨类型企业服务经验。

曾任大型手机制造企业执行副总兼COO,具备甲方视角和运营管理实战经验。

著有:《规则定成败:突破中国式管理死弯》《管理:以规则驾驭人性》《打造集成供应链:走出挂一漏十的改善困境》《不读韩非子,怎么当老板》。

 

主持人张本心,识干家(博瑞森图书)创始人&总编辑,22年管理图书策划出版经验。

 

访谈主题:高管必知:流程管理的底层逻辑

一、流程本质的核心界定:业务逻辑与行动方案的双重属性

时间 06:50

(一)流程定义的认知突破:超越形式的本质洞察

在管理实践中,流程的定义如同 "盲人摸象" 存在多元视角。明茨伯格在《战略历程》中统计战略定义超 200 种,企业文化定义亦有 80 余种,流程定义同样因立场不同而多样。但结合 20 余年咨询经验,流程本质应界定为 "业务逻辑",这一视角直击企业应用中的 "病灶"—— 多数企业将流程合法性置于首位,却忽视合理性,导致流程成为 "低质量约束"

(二)行动方案的实践指向:重复性任务的确定性追求

流程本质是面向重复任务的 "行动方案",它对活动路径、决策标准、交付物进行规范,以抽象化方式应对多样化场景。其核心目标是 "以流程的确定性应对结果的不确定性",如企业研发流程需应对多款产品开发,通过方案设计确保过程可控。现实中,所谓 "反流程" 的业务大拿,本质是反对脱离业务逻辑的低质量流程 —— 当流程设计对业务洞察不足,导致执行 "碍手碍脚",反对实则是对合理性的诉求。

(三)合法性与合理性的失衡困境

企业常陷入 "合法性优先" 的误区:流程经审批签字即被视为有效,却忽视其是否匹配业务场景。典型问题是 "一刀切"—— 用单一流程约束多元业务,如将主要场景的流程强行套用于所有情况,导致 "合法不合理"。这种失衡源于对流程本质的认知偏差,未将其作为 "动态优化的行动方案" 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