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内部流程专刊策划方法

​ 背景

为加强公司的文化宣传和价值引导,几乎任何一家大中型企业都有自己的内部刊物,如《华为人》《海尔人》《美的报》等。借助内刊一方面可以统一公司的文化价值观,使所有员工做事的方式及思想遵循一种内在的准则,传达了公司倡导的理念,起到了价值观统领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将近期公司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实时报道宣传,使员工对公司最近发生的事件知情,为员工的工作方向起到一定引导作用。

触类旁通,我们也可以尝试在流程专业领域,通过流程专刊的形式,提升公司流程管理的文化氛围和员工流程思想意识。

​ 策划设计

(1)设计目的

作为流程专业线的专业期刊,流程专刊一定勿忘初心。它的成立与使命一开始也承载了流程人的期望与使命,通常会围绕以下视角开展策划:

①提升流程意识,加强流程文化渗透,帮企业持续进行流程松土;

②从流程角度看待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作成本;

③知识经验的分享与传承,各部门优秀流程案例的展示与沟通平台;

④通过曝光身边的业务流程问题,引发全员对管理本质的思考,用流程思维持续改进日常工作。

(2)设计形式

①素材收集形式:一种是以公司流程管理部门的工作为主线,根据公司各业务流程实践的开展情况进行内容排版设计;另一种是通过收集公司各流程专业线人员的工作内容整理编辑。在日常实际设计过程中通常是两种策略的结合,将总部与各部门流程专业线人员的素材进行统一收集、修订与整合。

②内容传播形式:此处给出三种方法:一是借鉴公司厂报形式,印刷纸质版流程专刊进行内部分发;二是使用公司内部邮箱,发送流程专刊电子版,节省成本;三是利用大众普遍获取信息的微信形式,开通公众号进行流程专刊的推送学习。

③内容承载形式:关于内容的承载可以根据每个企业的习惯或惯例进行,不用固定的工具进行限定,常用的表现形式如word、PPT、publisher等。

④版面元素:一份完整的流程专刊最基本的要素包含表头、正文及结尾三部分,其中表头由题目、发刊时间、编辑部门、期刊号、目录等内容;正文部分由二级标题、文章正文、图片等组成;结尾可以是各部门的问题反馈及反思,或者是类似流程管理部门对大家实际工作的倡导与倡议等,具体设计可根据每个公司特点进行灵活把控。

(3)发布频率与范围

①发布频率:为持续提升流程文化意识,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在期刊发布频率方面要控制好节奏。一方面时间不能太久,否则容易让人遗忘,起不到原有宣传的效果;另一方面也不能频率太高,容易让人产生反感。因此,我们建议根据企业实际出版,如双周刊、月刊、双月刊比较适宜。

②发放范围:流程专刊设计完成后,其发放范围也是需要谨慎斟酌的,既不能泛泛式地全员发放,使各层级领导引不起重视,也不能只针对部分专业线人员的小范围发放,使想学习流程知识的人还接收不到。在此笔者可以给出两个范围:一是中层及以上的管理层人员,二是公司及各级流程专业线人员。这两个范围既可以让中高层人员加强对流程管理的重视,又可以让流程专兼职人员提升专业水平,持续学习和改进。

(4)内容设计

针对流程专刊的具体内容设置可根据企业流程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及每期的设计主题进行整体编辑。

根据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一般可从以下模块选择:

①领导寄语:此模块为选择模块,偶尔添加可以起到震慑或方向指引的作用,具体内容可根据领导的最新会议讲话精神,或高层对流程管理部门的期望进行排版,但内容一定要原汁原味,客观真实,不能随意杜撰,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歧义和误会。

②警示台/曝光台:将企业内部各部门反馈的或流程管理部门遇到的流程问题进行主动曝光,引起各部门的重视或警示,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让各部门多从自身角度找原因,杜绝管理中的扯皮及不作为现象。

③新闻动态:把总部及各部门开展的流程管理中的重大活动或事件进行宣传报道,如培训赋能、团队建设、××流程优化项目、流程执行力检查结果等,不仅可以让各部门了解公司正在开展的流程管理动态,还可以让各部门相互之间进行比较和借鉴学习,扩大影响力度及范围。

④优秀案例:定期将公司内部各部门开展的优秀案例,按照内部标准的形式进行提报,由编辑进行整理汇总发布。通过优秀的流程案例不仅可以让各部门相互借鉴学习流程优化经验,加深对流程工具与方法的运用,而且还可以让大家进行定期的总结,提高流程管理人员的案例总结能力。

⑤标杆借鉴:以外部优秀流程变革或优化案例实践为标杆,借鉴其开展过程的具体方法,开阔内部员工视野,加深对流程管理的价值及认识。

⑥流程基础知识:根据每个公司流程管理发展阶段的不同,对一些员工容易产生困惑或需要员工知道的知识点进行普及宣贯,如公司各领域流程架构介绍、流程管理的基本术语、流程图符号运用详解、流程优化中的ESEIA法等,都可以作为某一主题,分系列连续报道。

⑦专题讨论:针对公司最近发生的大事件,或者领导要求的某个阻碍流程发展的主题进行专题报道,如流程系统集成性、本位主义及部门墙问题、授权与收权博弈、谁是流程Owner等,然后加上一定的建议引导及反思,倡导各部门从公司整体利益最大化角度开展工作,而不是部门视角。

以上仅为笔者实践所得,具体模块设计可根据企业具体实际情况进行组合或增减创新,形式不拘一格,关键“看疗效”。

​ 实施效果

(1)引起各部门重视。凭借流程专刊的专业性,提升了公司中高层人员对流程工作的重视,担心被曝光而影响了部门的“面子”,纷纷采取各种措施或行动,积极主动性明显提升。

(2)持续的反思与作为。通过大量流程管理案例及管理中的问题挖掘,引发各部门对日常工作的反思,引导员工将流程问题的思考回到流程本质及根源上,防止惯性思维和减少了推诿扯皮。

(3)反馈问题及案例积极性提高。通过大量案例、标杆及流程知识分享等模块,不仅让员工学到了必备的流程知识、经验、方法与工具,而且提高了他们流程工作的积极性和改善意识。从刚开始的不愿提交到后来接收的素材源源不断,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公司流程文化的宣传起到了应有的正面效果。

对其他企业的启发点/亮点:

(1)借鉴公司厂报或内刊形式,在流程专业线领域同样可以“异军突起”,运用流程月刊形式达到流程文化宣传的效果。

(2)古云“擒贼先擒王”,充分借用公司中高层人员的影响力和资源,让他们不仅感觉流程专刊就是为他们“量身定做”的,而且还要让他们心里感到一丝丝的疼,已经到了不学习不改善不行的地步了,“逼迫”他们一点点做出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