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缺料改进。
由于部件的缺失,订单经常只能组装部分部件,导致产品出现不齐套发货或延期发货的情况,各库存之间的可视性差,手工转库较为频繁。由于优先级、资源和计划的问题,半成品很难满足每条产品线的需求。对半成品项目试行MTS(Make to stock,面向库存生产)的策略,目的是缩短总体的订单履行周期,减少半成品积压。
改进方向:改进物料供应的各个环节,保证生产过程中物料的可获得性。对有限的资源进行整合,改进组织间的关系,提高计划执行的质量,对不同产品选择不同的制造模式,充分利用资源。长期目标是按订单制造的模式来提供柔性。
(2)制程异常。
主要体现在:同一问题重复发生,扯皮、推诿现象严重,找不到真正的责任人。
改进方向:规范操作,建立异常处理与责任追溯机制,重复发生的问题一定要问责,并找到问题的根源并给出长期对策,对策跟踪落实到产生实际效果为止。
5.仓储物流
(1)问题。
从仓库接收物料到发料的周期长、效率低下,影响了生产环节,大量的呆滞库存影响了库房收发料的效率,并造成成本损失。
(2)改进方向。
通过条形码、标签打印等技术,减少手工键盘输入,缩短从物料接收到分发的整体周期,建立相关规章制度和程序改善对库存的控制,通过对库位的管理,提高库房的吞吐量,提高收发货效率,实现物流管理的协调、同步和自动化。
小结:
本节按照第一章介绍的战略落地执行地图,介绍的是从战略到业务架构的环节。我们通过战略上对供应链的要求,以及供应链的实际现状,梳理出六大子模块的供应链架构,这六大子模块具有通用性,基本上各类公司都可以通用,但是在这六大子模块之下的详细流程设计就要结合实际的业务场景来制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