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有了前面的这些修为,行中庸之道的大人君子们,就能够做到素位而行。前面讲过“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处于富贵之时,身居社会高位,不骄慢就是素位而行的最好表现;处于贫贱之时,处于社会的低层,能够不违背做人的原则,不去铤而走险,没有怀才不遇的怨气,这也是素位而行的一个很好的表现。
其实,儒家所谓的天赋德性,人人具备、个个现成,每个人都是天地之间独一无二的生命,都是其他人所不可代替的。虽然如此,你再有本事也不能完全把握自己的命运。当命运捉弄你,把你放在了社会的最底层,甚至于让你成为叫花子,那你也得安于这种命运。同样,一个处于高位的人,你之所以富贵,位置比别人高,并非是你的本事有多大,也并非是你的能力比别人强,说实话,也就是命运比别人好一点而已。说不定论能力、本事,你还不如前面说的叫花子。要知道一时命好,未必就一生命好;一生命好,未必生生世世的命都好。所以,一个处于社会高位的人,能够不骄傲,学会持盈保泰之术,这是非常重要的。
什么是持盈保泰之术?在我们传统文化里面,持盈保泰的核心,就是《易经》谦卦所体现出来的精神。谦卦是六爻全吉,从头到尾最吉祥的卦就是谦卦。谦卦的彖辞说:“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所以,一个人具有谦德,那是非常光明、非常尊贵的。谦卑的人,看起来好像处于低下的位子,但是没有人能够真正逾越他。我们看大地就是最低的,我们都脚踩在大地之上,但是,谁能够跳得出大地的引力?没有人能够逾越大地。所以,“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一个真正的君子时时都处于谦卑的状态,能够善始善终,这就很光辉了、无可逾越了。这个就是传统文化中持盈保泰之术的核心。
下面说“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很高明的理念。我们都知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道理,在中国历史上,凡是有修养的人物,都会遵循这个理念。真正把传统文化学通了的人,几乎都是走的这样一条道路。
诸葛亮在出道之前,他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是当机遇来了,刘皇叔三顾茅庐了,他就义无反顾地做兼济天下的事情,他的人生格言就变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