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同舟:打开样板市场

当年,一拿到品牌租赁权,陈鸿道就在自己的家乡东莞市长安镇锦夏村,开始了加多宝第一个工厂的建设。直到今天,加多宝已经在全国设立了8个自建工厂,其中浙江两个、广东两个、福建一个、北京一个、四川一个、湖北一个。

初生牛犊不畏虎。在1995年,刚上市的王老吉凉茶也曾吹起进军全国的号角,在所有省会城市都有布局,然而因为根基薄弱,在很短时间内就退出了国内大部分市场,仅剩下广州、温州和成都等几个零星的城市,现在加多宝在成都的经销商就是那时留下的。

当年的陈鸿道,犯了几个营销作战原则上的失误,其失败自然在所难免。即使是在今天,对于想进入凉茶或者饮料江湖的企业家,也应该尽量从局部样板市场试点开始,先建立游击根据地,尽量避免高举高打、全国扩张、全渠道铺货的阵地战。

收缩回大本营的陈鸿道和加多宝公司开始了最艰难的一段岁月。

广东是凉茶发源地,也是典型的即饮型市场,当年很少有人拿凉茶当礼品送人,所以产品要想存活,就要以铺货的深度和广度取胜。在当时物流不发达的时候,车销就成为了最有效的手段!

陈毅曾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用小推车推出来的。”无独有偶,王老吉最早在大本营东莞能立足,也是靠一辆小四轮货车。如果当时的东莞经销商虎门恒益的谢展鹏没有把手中唯一的一辆小货车配给王老吉,那么这个今日的饮料巨无霸可能真会被扼杀在摇篮里。

一周三天车销,剩余时间用电动三轮车穿插送货,谢展鹏用当时最“先进”的配送手段帮助加多宝度过了最危险的游击战时期,加多宝从此逐步开始建立起了自己的游击根据地。

从1996年到2002年的六、七年时间里,王老吉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广东的东莞、深圳以及浙南的温州、台州、丽水等几个根据地市场的经营,尤其是1996年起,在温州存活下来的王老吉开始逐渐起量,引起了加多宝的高度关注,经过市场调研评估,他们发现红罐王老吉有着天然适合温州的各种属性,而这纯属大浪淘沙后的意外收获。看到机会的加多宝迅速调整营销战略,开始对温州市场进行重点攻打。

加多宝在温州,没有重复之前全国扩张和阵地战营销模式的失败,而是找到了以餐饮渠道为突破口,并将其成功打造为根据地,找到了一条游击战的营销模式。

市场不负有心人。2001年温州为核心的浙南等市场的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成为了红罐王老吉第一个销售过亿的游击根据地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