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能工:生产线上能熟练操作两种或两种以上工种、且能协助相邻岗位(工序)操作的作业员。通过培育多能工,确保每一位员工能胜任多个岗位之工作,达成“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之目的。使之成为一人多岗,一岗多人的通才。
一个多管理的班组长一定会去培育多能工的,因为他知道一个班组有很多的多能工,对自己班组的安排会有更大的柔性,对于品质的提升会有很大的帮助。那么,如何去培育多能工呢?培育多能工必须遵循一定的步骤,多能工培育可以分为7个步骤:
步骤 | 步骤名称 | 核心内容 |
1 | 受训者资格挑选 | 多能工挑选必须为工龄1年以上的老员工。 |
2 | 受训者选择学习项目 | 多能工训练和培养必须本着员工自愿(自己希望能通过学习,努力掌握更多技能的求学进取愿望),一般情况下每一工序都必须储备两名以上的多能工。因此多能工训练要避免那些所谓的喜欢做的工作(或简单的工作)都要去学,而复杂难做(或是较为繁重,较为肮脏的工作)就不想学的不良现象。班组长根据生产实际安排培训计划实施教育,指导以及训练。 |
3 | 学习周期制定 | 根据员工申请立案,再根据该工序的工作内容及复杂程度来制定学习周期,作成多能工训练表,然后按计划先后逐一进行作业基准及作业指导书内容的教育指导,注意事项:单个模块学习周期最多不能超过两个月。 |
4 | 实施岗位操作等内容 | 完成初级理论教育指导后进入该工序参观,在员工操作的同时,加深作业标准及作业顺序教育内容的理解,再插入该工序与员工一起进行实际操作以提高作业准确性及顺序标准化,同时掌握正确的作业方法, 注意事项: (1)要理解每个模块的工作流程及工作注意事项; (2)进行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解/实践操作。 |
5 | 部门领导考核 | 依照多能工评价表进行评价:理论 30%和实际操作能力70%。 |
6 | 获得多能工资格认证 | 总评价分数在80分以上即可获得本部门多能工资格认证书。 |
7 | 轮岗管理 | 考核通过之人员可申请换岗操作。 |
表4-1-1 多能工培育步骤
很多企业在开展多能工的过程中,缺乏了一些机制,导致多能工管理不能够持续的开展,为了避免多能工管理半途而废,需要事先掌握这些机制内容,从而更有利于多能工管理项目的推进。
(1)多能工的培训计划
很多企业对于员工的培训是缺乏计划性的,基本上是按照班组长的日常工作时间来决定的,班组长今天有点空余的时间,就可以教导一下员工,如果班组长没有空余的时间,教导的事情就遗忘在脑后了。缺乏培训计划的多能工的培育体系是不完整的,也不可能让员工能够快速的育成。
为了系统地快速地培育多能工,必须对多能工的培训拟定培训计划,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培训计划表必须包括以下要素:姓名、工龄、所有工序名称、目前掌握的工序数量、计划培训的工序数量、计划培训的时间。
培育多能工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快速的换线,做到换线时不因技能的原因导致产线平衡率低下;针对多能工培训的内容必须要遵循一个原则,才能达到我们为了培育多能工的目的。
培育多能工的原则是3 x 3 x 3原则。第一个“3”是指以10为单位的一个班组中,必须有3位员工是全能工,所谓全能工就是所有的工序都必须会掌握,并且熟练操作;第二个“3”是指一位员工必须会操作3种以上的工序内容;第三个“3”是指1道工序必须有3位员工会操作。只有有计划性的有针对性的培育多能工,才能达到培育多能工的目的。
图4-1-2 多能工培训计划表
生产线班组长须严格按照培训计划组织培训,安排专人带教并在培训过程中给予帮助和指导,学习内容参照部门标准的《岗位训练表》,培训方式采用交叉培训及轮岗培训。交叉培训是指操作员工在本部门内采用轮流换岗、交叉操作的方式,达到培训目的的方法,也就是各岗位操作人员交换工种进行操作,此情况适用于因生产线繁忙、无法安排特定时间专岗培训的多能工培训。轮岗培训是指通过生产线有计划的安排员工进行各工种的轮流培训,培训时间及频次依据《多能工各岗位培训周期表》而定,培训前填写《多能工培训计划表》,培训期间可通过举行各组或各制造部间的多能工技能竞赛,以激励员工更快、更熟练的操作各岗位。
(2)多能工的培训时间
在现场一线,重复性操作所占比例一般为80%,这些都属于简易作业,培训周期往往只需要7-14天;另外一部分是调整性操作,所占比例为15%,这些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技术,培训周期往往需要15-90天;还有一部分是异常处理,所占比例5%,这些需要特别的经验和独到的技术,培训周期往往需要一年以上。
对于新人来讲,多能工的培训时间大多数都是在上班时间内完成,对于老员工转换到新岗位需要学习新技能时,可能会在加班的时间内完成。班组长要依据生产任务的紧张程度来合理安排培育的时间,确保生产任务的及时完成。
(3)多能工的技能矩阵
在开展多能工技能的时候,必须要用一个图形来表示该员工对该技能掌握的程度,一般的情况下,是用一个圆形来表示。
采用四分法进⾏员⼯技能评价,明确员工岗位技能的四个⽔平。对于个⼈而言,能够让员⼯客观评价自己、明确努力的方向。对于管理者而言,管理者能够对各岗位和人员的技能情况掌握到位,对不足者加强培训、指导和追踪,对优秀者给予肯定,并易于人员调配,减少⼈员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技能矩阵通常以表格形式体现。技能矩阵实际是一种团队建设工具,它以确保业务需要得到满足为前提,明确团队成员完成团队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要求,通过盘点团队成员的实际水平与需求之间的差距,提出未来团队的培养发展建议,以及为未来人员配置提供依据,最终实现团队组合最优化的作用。技能矩阵核心是明晰团队能力现状与需求的差距,用以未来的发展方向,所以对于评估的准确性相较于晋升选拔要求会低一些。
图形样式 | 图形说明 |
说明该员工不具备操作该工序的技能 | |
说明该员工在指导下可以操作,属于学习阶段 | |
说明该员工已掌握该项技能,能独自操作 | |
说明该员工掌握了该项技能,并能知道他人 | |
说明该员工非常精通该项技能,不仅能指导他人,还能提出合理化建议且组织实施 |
表4-1-3 技能矩阵图形说明
图4-1-4 某公司的车间员工技能矩阵图
图4-1-5 某企业的技能矩阵看板
(4)多能工的成长路径
一般的情况下,只要成为了多能工之后,都希望自己能够在工作岗位上得到职位提升。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针对多能工的职业成长路径就必须清晰的进行拟定并进行公示,以便让优秀的员工清晰的知道自己的成长路径,拟定自己的成长计划。
图4-1-6 多能工成长路径图
(5)多能工的薪酬机制
建立与多能工评价体系配套的激励体系,运用多种激励⽅式,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将员工的技能提高与职业生涯发展紧密结合,为操作岗位员工打造除职务晋升外的另一个职业生涯通道,让员工关注自身技能的提升,以带来公司整体绩效的提高。即通过员工个⼈的“增值”,实现企业的“增值”。
每年组织一次多能工的考核评价,一方面进行新任多能工的认定,另一方面对多能工一年的工作业绩做一次全面的梳理,按照奖励先进、鞭策后进的原则,对业绩完成突出的多能工,可以给予特别奖励,对于业绩差的多能工取消其多能工资格。
一般的情况下,多能工的薪资模式可以分为三种:
薪资种类 | 计算方式 | 遵循的原则 |
第一种 | 多能工工资=班组员工平均工资+500元 | 多劳多得 按技付酬 |
第二种 | 多能工工资=个人计件工资+500元 | |
第三种 | 多能工工资=班组员工平均工资X1.3 |
表4-1-7 多能工薪酬计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