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问:低代码是什么,为何对数字化转型尤为重要?

传统的数字化开发包含前端和后端部分,前端直接与用户进行交互,涉及用户直接操作的页面功能,后端是普通用户“看不见”的底层技术部分,主要与前端部分进行业务能力上的衔接,储存和处理与前端交互相关的数据流和信息流。软件工程师需要同公司产品经理或商务人员对接,根据客户的前端应用需求在开发过程中对系统功能进行修改和迭代,完成支撑业务功能的相关代码逻辑。

上述过程在技术方面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门槛,同时,对负责数字化系统交付的产品经理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他们需要将不了解技术的客户与负责开发的工程师进行深度的需求对接。低代码(Low Code)作为一种新兴的开发方式,能够有效解决上述软件开发过程中团队在业务沟通与技术开发方面的痛点。

1. 低代码技术

低代码通过降低软件开发所需的代码量,以尽可能标准化的方式进行项目开发,将通用的底层代码逻辑转化成标准化制式的技术组件,采用拼接的方式快速形成数字化应用,减少软件工程师的重复劳动,提高应用开发效率。低代码能够迅速地构建应用、组织数据、整合生态系统、提供中台服务,通过低代码平台,开发者不再需要从0到1全流程进行代码开发,而是通过图形化拖拽、调整参数等方式,解决部分具有重复性的代码工作,从而有效提高IT项目工作效率。

低代码技术主要有三大优势:首先,缓解了工程师的重复工作,降低了常规代码开发过程中的人为失误,软件工程师可以将精力集中在解决复杂的代码逻辑上;其次,有效降低了项目开发门槛,对于常规的、高度标准化的、复杂程度较低的程序模块,用户甚至可以使用低代码平台提供的生成方式,进行自主开发,降低传统开发模式下的项目周期和与技术团队的沟通成本;同时,低代码开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精准地满足用户需求,用户可以灵活选择自己所需的标准模块进行功能“组装”,快速形成不含冗余功能的数字化微应用。

从技术实现路径来看,低代码技术可以按照以下四个维度进行简单划分:

表单驱动:以表单数据为基础,通过系统内部的业务流程对数据进行控制和分析,在基于这种模式的应用中,数据结构相对简单,主要适用于轻量级的业务处理需求;

表格驱动:该模式的基础是以表格或关系型数据库的二维数据表为中心,结合工作流来完成业务的流转。这种方式是为业务人员设计的开发模式,相关业务信息系统通常涉及或兼容对Excel表格的交互处理;

数据模型驱动:该模式以业务数据的定义为基础,将表单与业务流程以更加抽象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在实际操作中,它通过数据模型来确立业务间的逻辑关系,应对复杂的业务场景实现,适用于为大型企业、复杂业务的个性化解决方案;

领域模型驱动:该模式通过对业务进行整体拆解和划分,将业务领域划分成各类子领域,比如核心子域、通用子域、支持子域等,并分别对各个子域进行建模,将实体问题进行抽象化处理,形成软件体系内的映射。

图34. 低代码技术的技术实现路径

2. 低代码对数字化转型的意义

低代码的技术路径决定了这套技术逻辑能够在企业的数字化进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具有以下四个方面重要意义:

一是强大的场景搭建和应用能力。

低代码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及个人用户快速搭建个性化的应用场景,将自身设想的业务逻辑落地,并根据业务目标及时调整程序模块,做到软件功能的快速更新迭代。比如,企业依靠低代码平台,可以根据细分市场和产品类目体系,搭建出售前、售中、售后全流程的业务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将产品信息、客户管理、支撑性服务等各项流程灵活地配置到各个销售环节中。这些环节以模块化的方式呈现,企业用户只需要按照自身的需求将各个模块进行动态配置,即可灵活地满足前端不断变化的销售需求。

二是提供数据库的直连能力。

数据库的直连能力是低代码平台关键功能特性之一,它能够帮助开发人员便利、快捷的使用和处理数据。数据库直连能力包括:数据源的接入、数据建模和数据访问。数据源的接入是指将不同的数据来源与低代码平台进行对接,通常分为外部数据源和内置数据源。其中,外部数据源是将数据库的端口与低代码平台连接,内置数据源是开发者使用低代码平台建立专属的数据库,适用于缺少专业技术人员的轻量级开发需求;数据建模是对数据进行抽象化处理。在低代码平台中,开发者可以利用可视化数据编辑器,设定需要的字段并自动生成对应数据模型逻辑;数据访问则是指低代码平台通过特定组件或API来实现数据的连接和调用。

三是支撑生态建设能力。

低代码不仅是能帮助程序员提高工作效率的技术开发工具,还可以让企业快速整合前沿的信息技术能力,挖掘更多有价值的数字化业务应用场景。例如,亚马逊的低代码平台Honeycode,可以连接AWS的内置数据资源实现外部工具的快速扩展,帮助用户基于模板快速构建项目追踪器、项目路线图、库存系统、线索追踪器、支出报告,以及事件规划器等重要的企业管理功能,有效减少前端应用重复开发的复杂流程,动态打造个性化的办公生态系统。

四是强化业务处理能力。

低代码平台的核心价值是赋能企业具体的数字化业务需求,通过合理调配和利用企业资源,提升现有工作效率。比如,针对销售业务的管理需求,低代码平台可帮助企业建立数字化的监测系统,实时跟踪展示订单完成情况、实际合同额度执行情况,以及库存情况等。通过比较实际执行情况和业务规划的情况,平台能够向企业提供详尽的管理反馈,优化后续的营销策略和产品计划。在企业对内的财务、人事、行政管理,和对外的项目管理方面,低代码平台可帮助完善工作流程,增强各部门间的协同作用。

Mendix低代码平台。Mendix是一个集成式低代码开发平台,将业务流程设计、工作流模型融合在统一平台上,并提供灵活的扩展方式,为企业搭建了一个低门槛、高适应性的生态平台。Mendix的创新之处不仅在于提供了用户友好的开发工具,而在于打造了基于DevOps的IT项目运营模式,实现了系统开发和系统运维的有机结合。DevOps方式通过一个集中的空间,让开发团队及业务人员均可以访问想并获得反馈。这种方式充分发挥了低代码平台的优秀技术特性,变革了对IT项目的组织管理方式,能够推动前端业务需求“短链路”直接落地。

短期来看,低代码降低了一般性的开发门槛和开发成本,能够帮助企业优化IT资源配置和人员结构。长期来看,低代码能够与企业自主开发需求相融合,促进企业进一步提升数字化基础技术体系的搭建,将主营业务全流程融入到IT环节当中,推动企业整体数字化实践水平的提升。

总体而言,低代码的广泛应用对企业管理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从懂业务,转变为既懂业务又懂数字化表达。在新的数字化浪潮之下,只有能够精准、深入地洞察用户的实际业务需求,并且能够以数字化技术手段高效率地对需求进行落实响应,才能建立起强大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