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有数以千万计的财务从业人员。人们都与会计或多或少地打过交道,对他们也有着一些共同的印象,这些印象包括小心谨慎、吹毛求疵、难打交道、脱离业务等;而财务人员则认为其他部门的人缺乏合规意识、粗枝大叶、喜欢制造麻烦、做事随心所欲。几乎在任何一个单位,都能看到财务人员与非财务人员之间的冲突,他们似乎有着天然的矛盾。
有人发现了这个矛盾,经过思考后,机智地认为这个矛盾的成因在于财务人员满脑子“财务思维”,而其他部门的人尤其是业务人员则满脑子“业务思维”,于是提出财务人员应该学习业务思维,业务人员应该学习财务思维,好像这样矛盾就解决了。其实,哪里是财务思维和业务思维的分别,双方都是本位主义思维!在真正的财务思维框架下,根本不会有这样的冲突。
财务思维一词出现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但人们对它的使用却存在一些问题。有人把财务思维理解成会计们通常表现出来或者根据其行为推测出来的思维方式,然后告诉会计们要跳出财务思维;也有人把财务思维理解成做一名好会计应该有的工作思维,然后告诉会计们要如何学习财务知识和技巧。前者将财务思维解读为存在各种人性缺点的财务们的思维,而后者将财务思维解读为财务技术的熟练高超,这都歪曲和缩小了财务思维的范畴。概念错了,必然谬种流传,不学还好,学后反而让人的脑子更加混乱。
思维,是指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按照信息论的观点,思维是对新输入信息与脑内储存的知识经验进行一系列复杂心智操作的过程。据此,财务思维是指运用财务学理论和知识进行科学思维的一种心智活动,它并不局限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而是在很多场景下都可以通用。非财务人员学习财务知识不等于学习财务思维,现实世界中的会计们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那些带有个体缺陷的思维方式不是财务思维,做一名好会计需要掌握的体系化知识也不是财务思维。
财务学的实质是告诉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如何权衡得失和趋利避害。世界运转过程中的大量活动都是经济活动,有些即使不是经济活动,同样充满了得失判断和决策选择,但人们常常是根据本能和条件反射进行应对,其实,这些问题可以用财务思维来辅助解决。只要符合追求某一目标、并伴有得失的场景条件,都是财务思维的用武之地,都可以用财务思维来观察、分析、判断、行动、回顾损益和迭代优化。财务思维有着极为广阔的适用场景。
财务思维从哪里来?当然来源于对财务学的认识和提炼。
财务看起来很复杂。借贷、科目、分录、会计政策、会计方法等都是让人感到头疼的事情,绕来绕去似乎总不清楚。很多专业人员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去钻研各种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如何填列,账做完了,却不懂背后的逻辑,忘了做账的目的;希望掌握一些财务知识的非专业人员也往往是从会计基础学起,走专业人员成长过程的老路,必然一时半会儿难得要领,尝试一阵又中途放弃,以至于财务的大门就这样永远地关闭了。
财务其实很简单。一旦有了财务思维,从事会计工作的专业人员就能够避免一头扎进浩如烟海的分录中去,改变“只懂做账不懂财务”的状况,真正成为财务高手;非会计专业人员就不会再执着于那些总也绕不清的分录,而是能够透视会计呈现的结果,跨过会计人员多年的专业学习和训练过程,直接成为财务高手。
多年前在大学修习会计专业时,深感会计的玄妙枯燥,曾试图在教科书之外寻找通俗一点的读物来更好地理解财务知识,但可惜没有找到心中期冀的那种作品。后来,随着自己对财务知识的理解逐渐深入,已无需再借由此道进行学习,但想到仍然有很多人在不断地加入到枯燥的财务学习中来,这种关注一直没有停止过,已然成为一个心结。
纵观市面上的各类财务读物,要么是舶来品,水土有别,吸收困难;要么是新瓶装旧酒,换个名字把财务知识重新排列组合;要么贯穿一个故事讲述会计知识,实则跟教科书没有差别;要么散文特征太浓,财务知识支离破碎......从学习资料来讲,现今的财务学习者仍然与我当年有着同样的境遇。
在大学讲授财务课时,我曾试图把对财务学的理解从底层逻辑角度更加精炼地告诉学生,以便让他们能够更轻松地入门,不仅掌握财务技术,还能领会财务思维。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当时并未对这些思考进行系统化地整理。
“财务思维”四个字本身已具备丰富的内涵,但是,如今人们对它的认知和解读出现了种种偏颇,甚至到了滥用的地步,不仅让人扼腕叹息。为了与流俗相区分,强调财务思维的普适性特征和底层逻辑,本书“画蛇添足”地在“财务思维”后面加了两个字,于是“财务思维之道”就诞生了!
本书开篇从人生函数开始,指出幸福函数由众多不同层级的子函数构成,而金钱函数是幸福函数的子函数之一。财务学的实质是研究企业的金钱函数,由于其底层逻辑的相通性,企业金钱函数的运行规律也适用于个人金钱函数。进一步思考发现,金钱函数跟其他子函数也有着相通之处,它们的目标都是通过有限的资源投入获取尽可能大的产出,因此,金钱函数的运行规律同样也适用于幸福函数的其他子函数。基本上述逻辑,本书系统、完整地分析了企业金钱函数的技术实质和底层思想,并与幸福函数中的其他子函数进行对照、类比,从而呈现出了一套优化人生函数产出的工具和方法论。除此以外,这套方法论还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和分析与自身没有直接关联的事物,比如,人的行为、群体的行为、组织的行为等等。可以说,财务思维既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世界,还可以帮助我们改造世界。
本书不是教您如何做一名好会计,如何记账和编制报表,而是启发您掌握财务的视角,并用此去观察和分析环境、组织、人物、事项等各种认知对象,衡量得失,优化决策,增益人生幸福。对于财务专业的朋友来讲,希望此书能够拓展您的思维,帮助您加深对会计的认识,并能够用财务思维观察和思考世界;对于非财务专业的朋友来讲,通过此书,希望您能够对财务有所领悟,成为一个不会做账,但具备财务思维的决策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