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
【详解类引】
简本没有“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
讲到用兵之本质,诡诈的行为方式,孙武子一口气讲了十二条诡道之法,即被称为的“诡道十二法”。
这十二条诡道分为两类,前四条讲“示形动敌”之掌握战场主动权,后八条讲“因敌而变”之战场权变之法。
能而示之不能,是以实力为基础的战术欺骗,隐藏自己的真实能力,伪装自己,向敌人示弱。
用而示之不用,是以作战意图为基础的战术欺骗,让敌人不知道你想做什么,迷惑敌人。
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是以作战目标为基础的战术欺骗,让敌人无法判断你要攻取那个目标,做到出其不意,攻其无备。
这四条用是“虚实篇”的话讲就是“示形动敌”,做给敌人看,制造错觉,隐真示假,以调动敌人按照我之意愿行动,暴露自己的虚实,以掌握主动权。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这五条是依据敌人的情况而给出的对策。贪图小利,就给小利引诱它、调动它,以掌握战场主动权;敌人乱了,就趁机攻取它;敌人有实力,就防备它;敌人强大,就避开它;敌将易怒,就激怒他,让他犯错误。
可见,这五条利、乱、实、强、怒都是对敌情的表面表现,这里的诡道是变通,因敌而变。
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简本中没有这三条诡道,应该是后人臆加之法,但不妨碍我们学习,也是依据敌人情况而调整战术。
毛泽东提出的游击战“十六字方针”:“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就属于这类,不跟你硬碰硬,跟你反着来,总给你找麻烦,让你难受,还不跟你打,只有抓住机会,有十足胜利的把握的时候再打你一下,或者今天偷袭你一下,消灭你几个人,明天再骚扰你一下,消灭你几个人,积累下来让敌人损失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