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不自私:管理者的关键素质

一名好管理者的另一个关键素质就是不自私。如果管理者自私的话,就没有人愿意跟随。笔者记得以前有一个朋友经常请下属吃饭,吃完饭一到结账的时候,就让下属去。下属结了一圈账,他一周的饭就解决了。尽管他专业能力很强,但是没有威信,这个团队也就不可能有战斗力。

那么,不自私是指什么呢?具体来讲,就是初心、出发点、发心不自私。要做到不自私,很简单,只要你做事的发心坚持两点:第一个发心是“为了把事做成”——为了把业务做成,为了达到更高的目标和更好的绩效;第二个发心是“为了员工好”——为了成就员工,为了帮助达成目标,为了帮助员工实现成功、成长。如果有了这两个发心,不自私就实现了。

北京华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陈勇先生曾对笔者说:“发心确实非常重要。比如父母打孩子,一般来讲,孩子不会记恨。即使打得厉害,孩子小时候心里面有气,但长大之后也会原谅,背后最根本的就是发心。因为孩子知道,父母是不会害孩子的,是为孩子好的。”

小结:

最后,笔者再总结一下:无论是业务能手向管理者转型也好,还是现有的管理者要提升也好,如果要做一名合格的、优秀的管理者,最核心的是四点:

第一点,打胜仗的业务能力,即业务能力一定要强。如果你是一个司令,你都不知道仗怎么去打,怎么打赢,那怎么去管?很多人说:“管理者要授权、要分权,尤其董事长可以去打高尔夫,要信任下面的人,放权下去。”放权和不管是两回事,你可以放权,但是你管的是更高层面的事情。作为司令,还是要关注业务选择,关注投资决策,关注整个战略落地过程,除非你是财务投资(财务投资又有其他的关注点)。

所以,不是说做管理者就可以放任了,相反,作为管理者,如果面临攻山头,但没人的情况下,还得自己上,既可以做业务员,也可以做操作员,就一个目的——攻下山头。在企业当中,现实情况是很复杂的,不是一切都准备就绪的。有人说,做管理者不能事必躬亲,要放,但团队都不是现成准备好的,如果没合适的人,该干还得干,没人干,还得自己上。当然,团队建设本身也是管理者的责任,找人、培养人、换人都是自己的事。总而言之,管理者的核心责任就是打胜仗,核心能力就是要有打胜仗的业务能力。

第二点,目标管理。如果从管理方法论上来讲,就是做好目标管理。只要你做好目标管理,所有管理动作都在里面了,没有那么复杂。出问题也是出在目标管理上,如果说管理的行为不行,管理能力不行,本质上是目标管理能力不行。

第三点,要敢于管理,敢于奖优罚劣,敢于惩恶扬善。

第四点,发心不自私。做到不自私就是遵从两个发心——为了把事做成,为了成就员工。

如果能做到这四点,笔者相信一定会成为一名好的管理者、优秀的管理者。其实这四点,本质上是领导力的问题。最后,笔者把对管理的三个概念的理解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个概念是管理或管理行为。管理行为其实就是领导力。这里讲的内容就是管理者的管理,是领导力的问题。管理者的管理不是坐在办公室里面签字、审核。很多人一变成管理者,就开始享受签字的快感,这几乎不是管理行为。

第二个概念是管理体系。比如,建立薪酬体系、绩效管理体系、文化建设体系、战略运营体系、ERP体系、IPD体系等,这些都是管理体系,也是一种业务,是管理专业业务。

第三个概念是管理专业。比如,企业建立了战略运营的管理体系,但要做好战略,不是体系能解决的,必须掌握战略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这是一种专业知识和能力。

这三个概念有不同,有时有些企业容易混淆,也会带来一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