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互联网、数据及技术的赋能,着眼生鲜,相对标准化的日化、酒水、小五金、百货等品类,更能通过服务与体验效应的叠加,对生鲜市场产生快速而明显的重构效应。
越是标准化的商品,消费用户对服务及体验的要求就越少、越低,越是不标准化的商品,消费用户显性或隐性的服务、体验需求就越多,要求也越高。
比如一瓶洗发水,只要是自己常用的品牌,我们可能看都不看,拿了就走,而对一条鱼、一块肉、一把蔬菜,我们可能看了又看、挑了又挑——水产品、蔬菜、肉禽甚至瓜果等生鲜类产品,正是标准化难度极高的品类。
生鲜类产品的这个特点,反过来更好地支撑了生鲜新零售对人、货、场及其需求释放体系的重构。
不可忽视的一点是,对传统的线上生鲜而言,消费用户多是偏年轻化的群体,而线下的传统生鲜,消费者则是老年人居多,这种不同购买渠道的用户落差,其实也意味着传统生鲜电商与线下生鲜在全年龄段用户需求满足上的不足。而生鲜新零售的线上+线下,则能更好地覆盖到各个用户群体,即便不讲互联网、新的商业技术及数据,在用户群体上就已经对生鲜市场产生了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