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取舍项目需求

项目启动的驱动力来自组织变革。项目启动后,首先需要明确的是项目交付范围。项目的范围来源于给项目相关方的需求,有效地获得真实的需求,并将需求进一步细化,在后续阶段落地成为项目范围文档(一般称为项目范围说明书,或项目工作说明书),指导后续的项目交付,尤为重要。

需求收集做不好,后续的项目范围管理会有很大的挑战,可能会需要通过较大的项目变更,增加巨大成本及资源上的投入,才能达成预期的目标。

【案例】

8A公司计划进行咨询业务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在线教育产品的服务,为了保证这个战略项目顺利落地,在制订项目范围管理计划和需求管理计划后,项目负责人罗宾开始组织项目组成员启动了项目需求的收集。

由于涉及部门众多,罗宾采用多种方式,获取公司各部门的需求,PMO将设计的调查问卷发放到了市场、运营、财务、出版、人力和供应链等多个部门。这些问卷问题非常有针对性,仅仅一周,项目组从公司各部门的核心成员收到了200多份问卷反馈,很快获得了多层面的第一手资料。

罗宾组织各个业务部门,在专家的指导下,完成了多场业务调研会议。财务、市场、人力、制造、运营服务等部门参与了多次共创工作坊。在共创工作坊上,项目组和各部门代表在专家的引导下,将业务上的痛点深入剖析。会上各个部门的代表畅所欲言,前期对项目态度不明确的制造代表贾珍和市场代表雨晴在这次的工作坊上也表达了解决业务诉求的强烈需求。罗宾通过专业的引导方法,让大家充分表达观点,各自完全理解他人观点后,通过多轮投票的方式,确定了最需要迫切解决的十大需求。

项目组在这一轮需求收集后,进行了梳理,向高层汇报,公司管理层决策会议中,通过集体决策,确定数据共享、业财一体化和人力共享三大需求,作为接下来一年需要实施的业务场景。

整个项目需求收集的过程高效,得到参与项目人员的认可。

【案例分析】

需求各种各样,项目需求管理中,也有很多种工具,各个工具都有各自的特点和独特的优势。用好这些工具,有助于全面获取项目相关方的真实需求,快速收敛到项目可以实施的范围中。

在收集需求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数据收集、分析和决策,最终形成项目需求文档,支撑后续项目的范围管理。

图2-2 收集需求过程

收集需求的基础是需要数据收集。下面几种常用的数据收集工具,在收集需求中非常有用。

表2-2 收集数据工具

工具

特点

有效前提

头脑风暴

面对面,快速产生大量创意需求,但是容易不客观

团队环境,有引导者引导

访谈

直接交谈,获取正式和非正式的信息。通过提出预设或者即兴的问题,有助于识别和定义需求,也可以获取机密信息

有效记录访谈成果

焦点小组

召集预定的项目相关方和专家,了解期望和态度

由受过训练的主持人引导互动式讨论

问卷调查

设计一系列书面问题,向众多受访者快速收集信息

适用受众多样化、需要快速完成调查,适合开展统计分析

标杆对照

与其他组织的产品、过程的实践做比较,识别最佳实践,提供参考

能够识别出可以比较的产品、过程和实践

名义小组

团队针对问题或难题,提出各自想法,集体讨论至全员清晰理解,投票的方式排列最有用的创意

明确问题和难题,针对问题全面探讨后,投票决策

人际关系和沟通技能,在需求收集的过程中,也非常重要。通过有效的人际关系和沟通技能有关的方法和工具,甚至能够从核心相关方获得影响项目成功关键的需求数据,为项目范围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表2-3 收集需求工具——人际沟通技能

工具

特点

有效前提

观察与交谈

直接观察个人在各自环境中如何执行工作和实施流程

从旁观者的角度识别流程或程序的实施,挖掘隐藏的需求

引导

通过有效引导团队活动,成功达成决定、解决方案或结论

参与者有效参与,互相理解,能够按照既定决策流程全力支持得到结论或成果

数据收集完成后,需要进一步进行相应处理,经过处理的结构化需求数据,能很大程度提升后续的需求决策和判断的效率。下面是几种数据处理的常用工具:

表2-4 数据处理工具

工具

特点

有效前提

数据分析

通过特定方法,基于项目特定环境和背景,分析相应需求数据

常用的形式有备选方案分析、假设场景分析

相关方的有效参与,与具体项目环境结合

数据表现

将数据通过归纳分组、或结构化的形式展现,帮忙后续有效判断和决策

常用的形式有亲和图、思维导图、流程图、因果图等

将需求信息,结构化的展现

原型法Prototype

交付实际产品前,先产出原型,征求需求的早期反馈

需要及时有效与项目相关方(尤其是核心相关方)及时沟通确认原型

系统交互图

通过可视化的描绘,显示业务系统间,业务系统与人之间的交互方式,已有效识别系统需求

全面识别和清晰描绘系统间关系、系统与人之间交互方式

需求的整理和收敛,专家判断和决策这两个工具必不可少。

表2-5 需求整理和收敛工具

工具

特点

有效前提

专家判断

基于某应用、知识领域、学科和行业等的专业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

具有专业学历、知识、技能、经验或培训经历的小组或个人

决策

- 投票(一致同意、大多数同意、相对多数同意)

- 独裁型决策

- 多标准决策分析(决策矩阵)

基于项目环境选择合适的决策方式,快速达成共识

上述提到的访谈、调查表、头脑风暴、竞争对手和产品分析等工具都是需求收集的方法。工具知识是表面的,我们需要明确,需求收集的目的是搞清楚用户真正的需求,问题背后的深层次问题,这样才可能为挖掘需求提供数据,将需求收集的过程流程化。

收集需求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是必须需要有分析整理。需求万千,需要有所侧重。

通过研讨会议、问卷调查、产品分析等有效方法收集并确定需求清单后,再把需求分成不同的种类,和项目的目标做匹配,需要进行分析整理,进一步细化,为后续项目范围的定义打下坚实的基础。

有句话说得好:“海纳百川,取则行远。”全面且高效地完成需求收集,加上有效且有侧重的分析和决策,能让项目范围能够有效的落地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