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们进入正题。对《易经》熟悉的朋友一看就知道,“乾损益动”这个标题里面,含了三个易卦:乾卦、损卦、益卦。动是什么呢?它是《易经》里最重要的指标。我们以前也讲过“三易”之说,即简易、变易、不易,这个变易就体现在动上面。那么,这个动是怎么通过乾、损、益三个卦表现出来呢?是怎么通过我们的心性修养,与我们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挂上钩呢?下面我们就来来周敦颐先生怎么讲。
“君子乾乾,不息于诚”,这是从乾卦九三爻里来。我们在讲第一章“乾道变化,各正性命”的时候,就把乾卦单独提出来,很详细地讲了一次。我当时讲乾卦核心,就落在九三爻上面。我们不妨来重温一下九三的爻辞:“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我们在《周子通书》的前面几章里,专门对这个“诚”字作了很细致的分析,周敦颐先生把“诚”提到了非常高的位置。在《周子通书》的其它各章中,也都在反复提持这个诚。“君子乾乾,不息于诚”,它的核心依然是这个诚字。
按照易学关于爻位的理论来说,乾卦九三爻是得位而没有得中。判断易卦很重要的着眼处,就是这个“中”和“位”。九二和九五就是处在上、下卦之中,正当核心的位置,这个位置是可以掌握全局的。所以我们平时打卦,打出一个卦后,首先要看得中与否,是阳爻得中还是阴爻得中。九三爻没有得中,但是得位了。什么叫得位呢?一、三、五是阳位,二、四、六是阴位。阳爻处在阳位上就得位,阳爻处在阴位上就是失位。乾卦九三爻是处在阳位上,所以是得位而不得中。我们可以这样来看,九三爻是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但是,它在整个事情中处于边缘化的状态。正因为是处在边缘化的状态,所以就要随时提醒自己,随时随地要处在警惕的状态。“夕惕若”,就是说在晚上都要保持警惕;“厉,无咎”,虽然处在这样的位置比较危险,但是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过错。
其实,无论我们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只要能把乾卦九三爻这种“终日乾乾”的状态,时时保持、充盈于我们的内心,就不会有什么问题。哪怕是“5、12”这样的大地震来了,你内心如果处于这种“君子乾乾,不息于诚”的状态,也不会害怕什么。君子之所以能够做到“终日乾乾”,就是因为自己的一念之诚起作用了,一直保持着这种乾乾之诚的状态。一个人做到了内不欺心,外不欺人,诚于中而形于外,还有什么可以恐惧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