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不同人格特征的班组员工心理繁荣水平的比较

对不同人格特征的班组员工心理繁荣水平进行差异检验,结果表明在内向/外向维度和直觉/感觉维度上,不同班组员工心理繁荣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具体结果为:外向型人格的班组员工心理繁荣水平高于内向型员工,直觉型人格的员工心理繁荣水平高于感觉型员工;在情感/思维、判断/知觉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结果见表1。

表2-3 不同人格特征的班组员工心理繁荣水平的比较

人格特征

M±SD

t

内向

67.36±14.75

-5.062***

外向

70.41±15.05

心理繁荣

情感

68.91±14.78

1.604

思维

67.94±14.97

直觉

69.44±15.47

2.043*

感觉

68.17±14.51

判断

68.63±14.94

0.837

知觉

68.03±14.68

(三)组员人格特质的调节作用

对班组员工进行性格特征调查,主要考察内外向及决策方式两个维度。从内外倾角度来看,61.6%的员工偏内向,这部分人较为关注自我的内部状况,38.4%的员工偏外向,这部分人倾向于将注意力和精力投注在外部世界,外在的人,外在的事物和环境;从决策方式来看,63.7%的员工为情感型决策方式,该部分人常从自我的价值观念出发,做出一些自己认定是对的决策,比较关注决策可能给他人带来的情绪体验;36.3%的员工为思维型决策方式,这些人比较注重依据客观事实的分析,一视同仁地贯彻规章制度,不太习惯根据人情因素变通。将两种人格因素进行组合,并基于不同员工的特点形成的班组的心理繁荣指数情况结果表明:内外倾及决策方式这两个个性特征的心理繁荣水平存在交互作用,外向思维型班组整体心理繁荣程度明显高于外向情感型班组,内向思维型班组的心理繁荣程度低于内向情感型班组。

图 7-4 组员人格特质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