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能量,别人或自己能看到与感觉到的,只是其中少之又少的一部分,更大的一部分——潜能,还远远没有被人们所认知和利用。潜能是潜意识与潜在能量的统称。潜意识是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提出的一个心理学术语,是指人类心理活动中,不能认知或没有认知到的部分,是人们“已经发生但并未达到意识状态的心理活动过程”。人无法觉察潜意识的存在,但它却时刻影响我们意识体验的方式。
对意识,我们可以通俗地理解为:当前能够认知或注意到的,正在进行的心理活动。特点是大脑能清晰地感知到外界的各种刺激,对自己的思维、情感和行动的目的性,能实施有效的控制。
潜意识也称之为“被压抑的无意识”,是人们的心理活动不能被意识到的意识。弗洛伊德认为:人们的大部分的心理活动是在潜意识里进行的,大部分的日常行为也受潜意识驱动。人一般不能意识到,集中精力努力回忆和经过提醒,才能将其调入,上升到意识里。潜能来自何方?至今,人们也无法给出确切的回答,但一般认为与遗传、学习的积淀、实践的积淀、观察与体会到的技能或方法、逻辑推理有直接的关系。
积极心理学奠基人、哈佛著名心理学家埃伦•兰格在1985年进行了一项实验,目的是让人变得更年轻。他选取了100名住在波士顿70岁以上的老人作为实验志愿者,送他们去度假十天。度假地点的建筑与生活设施,采用20世纪50年代的装潢风格,这种风格恰好是受试者的壮年时代。兰格播放20世纪50年代的音乐、放置20世纪50年代的报章杂志、要求受试者穿20世纪50年代流行的衣服,并要他们“表现得”像是回到了20世纪50年代。十天的假期结束后,受试者的物理和心理测试结果,都比度假前年轻。
是什么造成改变,让他们变得比原先年轻了呢?分析得出是实验设置的条件唤醒了他们的想法。他们的潜意识接受了自己变得年轻的心态。
领导者往往很重视人现有意识能量的发挥,忽视了比其大得多的潜在的意识能量。如果想使业绩有所突破,离不开调动与激发人的潜能;企业实现创新驱动,超越常规发展,当然也不能离开发挥人的潜能。不懂得潜能的领导者是有素质缺陷的领导者;不会启发部属潜意识的领导者是低层级的领导者。
1.一切皆有可能
19世纪中叶,许多运动研究专家研究认为,人类奔跑的最快速度是一英里(约1.6公里)需要四分钟,没有人能突破这个极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虽然一些人进行了努力,但仍然没有进展。1954年,一名叫班尼斯特的青年人打破了这一纪录,奇怪的现象出现了,仅仅在几个月内,有五六位奔跑者超过了这一纪录。运动研究人员,研究分析了他们的体能改进情况、奔跑方式,发现没有什么改变,最大的改变是他们的信念!他们认为,只要别人做得到,自己也一定能做到。
俄罗斯举重选手艾列柯西(Vasily Alexeev)的成功经历也证明了信念的重要性。艾列柯西曾经试着训练自己举起500磅的重量,但失败了,于是他将重量降到了495磅进行训练。有一次,他的教练耍他,偷偷把杠铃加重到500磅,却告诉他只有495磅,结果艾列柯西一如往常将杠铃举了起来,当教练告诉艾列柯西刚刚举起的是500磅后,他并不相信,但确认后他喜出望外。从此他改变了信念,在比赛中屡次打破纪录。
媒体通讯:远大科技集团旗下的远大可建公司以一天3层的速度,在长沙建起一栋57层的高楼。据施工方介绍,这栋名为“小天城”的高楼于2015年2月17日封顶,楼高200多米,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包括3.6公里的步行街、19个10米高的大厅,可容纳4000人的工作场所及800户住宅。……据施工方介绍,大楼采用可持续建筑模块化材料,95%的工程量在远大工厂内完成。大楼外墙采用多种特有技术,据称比常规建筑节能80%。目前,大楼已完成主体封顶,转入墙体及内部装修阶段。
看到这则消息时,许多人产生了不小的疑惑。因为人们通常的意识认为建楼要从打地基开始,然后是一块块砖或一层层地用水泥浇筑,逐步进行。可远大打破了人们的常规意识,正是这种不同于常规意识的理念,创造了惊人的速度。
人的意识一般是有序和分类排列存储,但人的潜意识与能量却是杂乱无章地堆积在大脑的“库房”里,它们常以扭曲的或胡乱排列形式出现,世间的很多成功往往来自这种“扭曲的或胡乱排列”的闹剧。
信念是在人的大脑中形成一种意识的界线,这种界线往往成为人们思维或行为的鸿沟,阻挡了人的进步与发展。人的能量有多大,恐怕只有潜意识知道。艾列柯西的教练,一次无意的戏耍行为,使其信念意识移动到了潜意识区域,成就了突破。人应当忘却自己意识中的定格,树立“一切皆有可能”的意识,充分调动与启动潜意识,完成你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领导者要相信部属的潜能,在启发成员潜能中扮演积极角色,不但自己要积极挖掘自我潜能,还要帮助与鼓励,并创造条件促成部属潜能的开发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