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在科技方面具有敏锐的头脑,在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特别是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开发与应用方面,更是成就斐然,可圈可点,令人刮目,马加力先生将其形象地概括为“软件不软”“硬件变硬”。
印度科技的整体实力在第三世界名列前茅,有些领域在全世界数一数二。印度已经掌握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在信息技术、空间技术、核能开发、生物技术、海洋研究、军事科技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印度科学家中的佼佼者完全可以与发达国家的科学家媲美,独立后印度先后有17名科学家被选入英国皇家学会,2名美籍印裔科学家获诺贝尔奖,美国许多大学和医院不是由美籍印度人负责,就是由其占据重要职位。据世界经济论坛《1998年全球竞争力报告》统计,印度科学技术居世界第29位,拥有合格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居第1位,基础科学和数学名牌学校居第16位。印度出版的科技著作居世界第8位,有18种科学杂志被收入《最新刊物目录》,印度学者在国际权威科学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总数超过亚洲发展中国家论文的总和,所研究的课题涉及当今世界自然科学的17个领域。
图3-11 电子迷拉·甘地
印度政府历届领导人都非常重视科技发展。印度开国元勋尼赫鲁一贯重视和热心科技事业,亲自领导和过问尖端科技的开发,其后的历届总理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特别是“电子迷”拉·甘地总理对计算机的开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拉·甘地在1985年就提出“要用电子革命把印度带入21世纪”,他说“我们已经错过了工业革命,我们决不可错过电子革命”。为此,拉·甘地亲自过问计算机教育,在他的大力推动下,印度政府拨款30亿卢比,在250万所中小学开设计算机初级课程,使计算机教育从中小学就开始抓起。
同时,印度加强高等院校的计算机科系和专业,调整和增设计算机科学课程,培养世界一流的计算机人才,现在印度全国有400多所高等院校教授计算机课程,并可授予计算机专业学位。其中分布于新德里、孟买、马德拉斯、钦内、克勒格布尔、坎普尔、高哈蒂等地的理工学院在世界享有盛誉,它们有一流的设备,能培养一流的科技人才,学生水平可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法国巴黎综合技术大学的学生媲美。目前在美国一些著名软件公司工作的印裔科学家多数都来自上述的理工学院,印度国内的高级软件人才大多也从这些院校毕业。
拉·甘地政府还颁布了《计算机软件出口、开发和培训政策》,为制造软件提供一切便利和优惠。该政策成为印度计算机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从此以后,印度软件工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起来。1985-1986年度,印度软件业产值仅3亿卢比,1995-1996年,印度软件产值已达419亿卢比,10年内增长100多倍。1997年3月初,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访问印度时断言:“21世纪的软件超级大国不是美国,不是欧洲国家,而可能是印度”。印度总理瓦杰帕伊也明确表示,2010年印度要成为信息大国、核大国和生物技术大国,他指出:“信息技术是印度经济增长最快的部门,在增加就业、增加收入和增加出口方面有很大潜力,并能为数百万妇女提供技术工作”。
国际计算机行业的权威人士公认,印度人在计算机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这一优势除了应归功于上述印度政府对科学技术的重视外,还要归功于印度人特殊的数学才能。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印度人对数学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感情和天赋。印度人发明的“阿拉伯数字”,其中“0”的发明对世界文化和当代科学技术有难以估量的贡献。除了祖先遗传和历史传统的延续外,印度小学教育中对数学功底的强调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印度小学生刚接触数学,就要背诵22ⅹ22的乘法口诀表,印度小学高年级解扇形面积的题目是证明题,这种解题的方式与设计计算机程序的方法有很多类似之处。
现在,印度已经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计算机软件开发中心。印度进行计算机软件开发的技术人员达到20多万人,其中出类拔萃的高级人才有5万多人,全国已有5800家计算机软件公司,印度是世界上软件公司获得ISO9001认证最多的国家。印度的软件具有质量可靠、价格低廉、时效性强、售后服务好等特点,因此赢得了国际市场的普遍欢迎。目前,美国、英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都不同程度地依靠进口印度的软件,阿根廷、墨西哥、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南非、巴林、斐济等发展中国家正在购买印度的软件,中国的某些计算机公司也开始重视印度的软件资源,正在洽商购买事宜。印度的软件公司基本都是通过电信网络同欧美的客户取得联系的,而这个网络本身的软件就是印度人设计开发的,美国航空公司、瑞士航空公司、新加坡航空公司和伦敦地铁的运行软件都是印度人设计的,质量堪称一流,受到用户的高度评价。
软件工业已经成为印度的出口支柱产业。软件产值平均年增长率达50%,生产的软件65%出口。印度出口的软件以定做软件为主,据世界银行对各国软件出口能力的调查结果,印度软件的出口规模、质量和成本三项综合指数居世界首位。印度目前是世界上五大软件供应国之一,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计算机软件出口大国,印度的软件产品已远销世界91个国家,美国是印度软件产品的最大市场。竞争的优势使印度正在成为世界软件中心,世界许多著名的信息产业公司,如美国的微软公司、奥瑞克公司、国际商用机器公司、摩托罗拉公司、得克萨斯仪器公司、英特尔公司、西门子公司、甲骨文公司等都在印度建立了研发基地,约有30家总部设在英国的公司已经与印度结成软件“战略联盟”。印度大软件公司都力图通过与世界顶尖软件跨国公司合营,引进最先进的研究设施,以掌握最新技术。在《财富》杂志评选出的全球500家大公司中,已有100多家把软件开发的业务交由印度的软件公司去做。
目前,在全球按客户要求设计的软件开发市场中,印度的份额已占18.5%,80%的美国公司把印度作为国外软件来源的首选市场。在印度1998-1999年度出口的软件中,专业服务软件占44.5%,工程软件占36.5%,产品和软件包占7.96%,信息有关服务占5.46%,支持和维修软件占4.25%,培训软件占1.72%。北美是印度软件出口的最大市场,占61%,欧洲占23%,东南亚和日本各占4%,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占2%,西亚占1.5%,南美、非洲和中国共占4.5%。有花园城市之称的班加罗尔是“印度的硅谷”,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软件出口地区之一,这里有7个软件开发区,加上浦那、海德拉巴、钦内和孟买等地的软件技术园,总数已达17个,单在班加罗尔就有250多家外国公司。未来10年,印度至少会有25个具有最新基础设施和通信条件的信息化城市。
在高等教育之外,产业化的职业教育培养了大批的基础人才、技术工人。成功的产业化的IT职业教育,为印度IT产业培养出大批的第一线工人。印度IT职业教育的特点是,学员只需完成基础教育后,不用进行高等教育,直接进行职业教育就可以实现人才培养,大大降低了培养成本和使用成本,缩短培养周期。在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国内外民间资本积极投入IT职业教育,采取各种各样的经营方式,形成了成熟的产业规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印度APTECH计算机教育公司,以特许的经营方式推广IT职业教育,已在印度国内及世界30多个国家发展了1500多个教育中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教育机构。目前,印度APTECH的IT职业教育经验已经进入中国,和北大青鸟集团合资成立了APTECH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并合作建立了95家教育中心、6家培训中心,遍布全国10省市。具体做法是,请印度老师授课,使用原汁原味的APTECH教材,通过650个学时的培训造就软件业人才。
印度不仅计算机软件享誉世界,计算机硬件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20世纪90年代初期,印度研制成功了第一台超级计算机——PARAM-900,以微处理器为基础,在性能和价格上遥遥领先于世界上同类机器,每秒运算能力为160亿次,在华盛顿举办的“超级计算机展览会”上受到国际信息技术委员会的一致好评。经过科学的检测和严格的鉴定后,这种超级计算机已经向德国、加拿大和俄罗斯出口。印度人不仅不需要在计算机领域仰人鼻息,而且可以以比较低廉的价格向发达国家出口印度的计算机了。
近年来,印度的科学家研制出每秒能够闪烁10亿次的红光硅质二极管,为研制光学计算机奠定了基础。印度国防部研究与开发组织研制出的每秒可以进行10亿次浮点计算的超级计算机,已经达到了美国克雷公司同类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印度新近研究成功的超级计算机具备更为迅速的运算能力,速度可达每秒5000亿次,这种计算机具备进行模拟核试验的功能,只要输入相关资料,即可进行比较可靠的运算。高级计算机研究中心主任巴特卡尔乐观地表示:“今后5年希望达到每秒运算1万亿次。我们正在进入前沿研究领域,只有美国、欧洲和日本是竞争对手,但是它们谁也没有达到每秒运算1万亿次的速度”。
另外,印度国内使用个人计算机的热潮正在蓬勃兴起。随着信息革命的推广和国际互联网的开通使用,个人计算机的普及已经势不可挡,加之印度人进入国际互联网不存在语言方面的障碍,个人计算机的销量直线上升。印度软件和服务公司协会希望到2020年达到每人一台计算机,使印度成为真正的信息技术大国。印度许多计算机公司纷纷确定自己的宏伟目标,争取在国外市场大幅度增加销售,力争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成为世界上的主要个人计算机出口基地之一。留在人们头脑里的“印度只是软件好”的形象发生变化,外国人对印度的计算机硬件也刮目相看了。
总之,自从20世纪90年代起,印度准确把握了全球化、信息化发展趋势,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加大信息产业的投入,印度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如今,印度的信息产业已成为印度民族经济的一面旗帜,印度信息产业走在了世界前列,其快速发展越来越受到世界的瞩目。截至2006年底,印度信息产业产值为320.3亿美元,软件产业产值为245亿美元,占据了其国内整个IT产业总产值76.5%的份额,软件出口占据了整个印度出口总额的20.4%,全球500强中有近半数企业采用了印度的软件,印度还培育出一批像Tata、Infosys、Wipro等在国际软件行业具有一定知名度和竞争实力的软件大公司。到2008年印度信息产业产值达到870亿美元,其中,软件出口为500亿美元。在欧美科技公司高端职位上,印度人体现了巨大优势:微软的CEO Satya Nadella,谷歌公司的CEO Sundar Pichai,Adobe公司的CEO Shantanu Narayen,诺基亚公司的CEO Rajeev Suri,芯片制造公司global foundry公司的CEO Sanjay Jha,Sandisk公司的CEO Sanjay Mehrotra,甚至连软银集团的副董事长也是印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