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商网不完全统计,国内主要零售业2014年关店201家,2015年关店数量又创新高,仅主要超市和百货就已关店138家(其中未算华润万家),而2016年似乎正上演着一轮更大范围的关店潮。我国零售业已经进入了主动关店、理性开店的新时代(参考资料2015主要零售企业(百货、超市)关店统计、 2016实体店阵亡名单)。
关店止损,也是地区商业结构性调整的必然现象,是过去城市非理性规划的务实回归,是过去规模化战略的调整。关店并不可怕,对各零售企业来说,有益的规模比单纯的规模更加适应当下,新华都是一个例证。
过去的新华都多元化发展、跨区域扩张、并购易买得等经历了很多失败,业绩连上黑榜,在上官常川接任董事长后,立即在门店结构、组织构架、企业文化、供应链和业态创新等方面展开动作,2016年一季度新华都业绩回暖,2016上半年扭亏为盈。对很多零售母公司来说,一边开店一边关店,零售实业主体仍然值得期待,多数零售企业进入这样一个结构涌动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