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饮料行业的现实与未来

饮料是市场化程度最高、营销最深度、影响力最广、传统与创新并存的行业。

中国饮料三十年的发展,从周期理论来看已经进入了成熟期。

多宝咨询研究发现,从发展模式划分可以分为如下三种。

弄潮模式

引用一句流行的互联网名词,“选对了风口猪都能飞起来”,这个模式多产生于中国饮料发展初期,也是中国饮料处女地开发时期,大量刚性需求得以释放,只要装到瓶子里就能卖出去。以旭日升、很多家可乐等代表品牌为主,但的现在已经难以看到。

圈地模式

当饮料市场逐步进入供需平衡的时期,粗放式管理的弊端开始显现,一些模式成熟,体系健全的企业开始在部分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并最终成就了企业的做大做强。我们称之为圈地模式,通过一款强势产品打通流通渠道并在消费者心中建立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圈地模式是圈产品的地、圈渠道的地、圈区域市场的地。此种模式也造就了多家规模较大的企业,如娃哈哈、达利等。能够通过一款畅销品+成熟渠道的基础资源,逐渐推出创新单品和跟风产品,迅速扩大规模。

围城模式

随着竞争的加剧,建立在渠道红利基础上的圈地运动越来越难。表现在招商模式的没落。

随之兴起了“通路精耕”,决胜终端成为这一模式的核心,生动化作为动销配称,在21世纪初成就了以康师傅为代表的台资企业。

攻心模式

当深度分销弊端开始显现的时候,饮料市场单品成活率越来越低,加上自媒体的兴起,传播成本日益攀高,2008年以后成长为全国品牌的饮料传奇越来越少。

这由消费者认知日益成熟所致,随着90后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出现了更加个性化的选择,对企业的推广能力要求随之提高。加多宝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实现了品牌的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