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定程度上说,归属感是社群的灵魂,只有成员认同、归属社群,这个团体才能长久。而归属感具体的打造方法其实并没有,或者严格上来说,之前讲到的凝聚共同价值观,以及前面的仪式感、参与感和组织感的打造等,这些内容其最终的目的,或者说带来的影响,都是来实现成员归属感的。
所以,如果想进一步了解如何实现归属感,我们需要从全局来看。如图5-6所示。
图5-6 用户获得归属感
我们创建社群,首先需要确保有内容、有互动,这样才可以激发用户的参与感。而最好的参与感,是通过策划话题、活动等内容,来培养、激发用户的组织感。而这整个过程都有仪式感来作为支撑,而最终目的是实现用户获得归属感。
关于社群活跃的部分我们最后总结一下,如图5-7所示。
图5-7 社群活跃
首先,社群活跃的本质是要实现持续抢占用户注意力,核心目的是改变用户关系,而这里的用户关系,其实特指的是社群成员彼此之间的关系。
社群成员,从陌生到熟悉,可以被看作用户激活,主要是确保我们的社群有内容、有互动,具体术法上就是通过话题、活动的内容来给用户交流提供一个契机。
从熟悉到朋友,主要是以共同目标事件为载体,来打造用户的参与感,让其中的人感受到被重视,感受到被聆听、被接纳,从而激发彼此的交往意愿,增强双方的人际关系质量。
从朋友到知己的关系升华,这中间是需要经历两个步骤:一是通过打造成员的组织感,让其拥有归属感;二是在此基础上,寻找出与我们有相同价值观的人,也就是认同我们的企业文化、品牌理念等,来进一步升级成员彼此之间,与我们之间的关系。
而以上这个过程,从氛围营造上,从有内容、有互动到参与感、组织感,这中间是需要有仪式感来作为具体的支撑依托的;而从情感上,则是要实现用户与用户、用户与我们之间的情感流动。
最后,在结合用户生命周期理论来看,想要延长社群生命,则需要升华到用户归属感和用户与我们的价值观凝聚这个点上才可以实现。不然你花再多精力在具体的术法、策略上,其实都是在逆势而为。
案例拆解:秋叶PPT社群是如何提升用户活跃
火遍全网的“秋叶PPT”社群,其创始人张志是教师出身,“粉丝”亲切地称他为“秋叶”。
拥有全国屈指可数的知识社群,规模达到百万级,拥有着庞大的社群矩阵和新媒体矩阵。其在互联网上的影响力可见一斑。不管是知识社群、大V社群、教学群等,每一个社群的成员始终保持着非常活跃的状态。其中,有非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一、培养优秀学员成为趣味教程的作者
“秋叶PPT”社群在建立之初,主要是教授学员PPT的制作,是一个典型的学习型社群。秋叶大叔也一直致力于培养学员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并且经常鼓励学员将自己完成的作业提交到微博上。对于学习型社群来说,学员提交作业也必须要具有一定的仪式感。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员的热情。
当然,只有仪式感远远不够,为了更好地激发学员的挑战欲和主动动手做作业的兴趣,秋叶大叔会不断地从学员提交的作业中寻找创新点,一旦发现学员的作业富有创新点,就会鼓励和指导他们创作属于自己的趣味教程。这样原本的学员就转身一变,成了教程的作者。而新的社群成员在学习教程之后,在微博上提交作业时,都被要求必须艾特作者本人微博。这一规定,对于教程作者而言,可谓是非常具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目前“秋叶PPT”教程的作者,大部分都是曾经的付费学员,秋叶大叔通过培养优秀学员,让其变成趣味教程的作者,可以不断地提升学员的参与感。而当优秀学员成为教程作者,在微博上被新的学员不断艾特时,优秀学员对于“秋叶PPT”社群的归属感会不断地增强。
让学员参与教程的开发,除了可以提升学员的参与感和归属感之外,对于“秋叶PPT”而言更大的意义则是,从一个学习型社群开始逐渐转化成一个内容自循环的众包平台。这种利用互联网将工作分配出去,从而解决发创意和解决技术问题的全新商业模式,为“秋叶PPT”的商业变现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二、“秋叶PPT”教学的作业之道
为了不断地提高学员的活跃度,“秋叶PPT”始终秉承着让学员真正参与进来的做法。除了上述鼓励学员做趣味教程,“秋叶PPT”其他栏目的运营,也都会想办法让学员参与进来,例如微信三分钟教程、和秋叶一起学PPT等。
对于学员来说,通过趣味教程的制作,在微博上被学员艾特可以获得足够的成就感。可是对于社群而言,只让成员有成就感是不够的,为了更好地提升活跃度和黏性,就必须要想办法让成员不断的获得参与感和挑战感。因此,更好地激发学员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团队特意打造了一个实践性课程——“群殴PPT”。
每周四“秋叶PPT”都会发布全新的“群殴PPT”题目,与此同时,团队会为学员上传一份模仿教程,主要是让那些完全不会做的学员,能够有一个可以模仿的范例。而优秀学员则可以在运营“群殴PPT”的过程中获得应有的回报,例如个人成就、与其他社群的合作收益、不定期的聚餐等。
同时,“秋叶PPT”团队也会把每一期的“群殴PPT”题目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渠道,让更多的人参与答题,这可以最大限度帮助社群不断地扩大其影响力。
接下来当学员参与“群殴PPT”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为了满足成员更希望交出一个完整作品的需求。“秋叶PPT”团队为这些优秀学员设置了一个更高级别的挑战:阅读相关书籍并将其做成PPT。
最开始的时候做的是读书笔记PPT,之后通过老师的讲解和示范,“秋叶PPT”团队就会鼓励优秀学员为其他学员进行讲解示范。对于标准作业的学员,则会给予一定的奖励,例如一本制作PPT的专业书籍。
“秋叶PPT”社群通过《和秋叶一起学PPT》《微信三分钟教程》《群殴PPT》《读书笔记》等栏目的运营,一步步地让学员养成交作业的习惯,并且不断鼓励学员参与进来,让学员从这个过程中不断地获得参与感、成就感及归属感。这就是“秋叶PPT”的作业之道,也是其提升社群活跃度的一大利器。
虽然“秋叶PPT”社群的很多栏目内容,更适合学习型社群。但是对于其他领域、类型的社群来说,如何通过打造社群栏目、内容输出等方式,来不断培养成员的是仪式感、参与感、组织感,从而让成员获得对社群的归属感及自我的成就感,是我们在社群运营时必须抓住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