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系统的步骤,首先是对系统做整体的规划,我们的企业要走向何方,最终应该是怎样的。怎样的愿景,决定了有怎样的系统。其次要对系统做评估,把系统的薄弱环节找出来。第三要分析薄弱环节,看有没有创新性的、系统性的解决方案。第四对瓶颈环节,进行改造,实施新的系统,观察系统改进的效果。第五依次突破瓶颈。第六不断改进,在动态平衡中持续提升系统。
1、对活系统作整体规划:
对企业活系统做整体规划时,先把客户的特点找出来。客户在哪,有多少,他们需求的特点。
行业里有多少竞争者,竞争者的优劣势,他们的企业组织方式是怎样的。
未来行业的生产技术、管理方式、政策法规情况是怎样的。
综合上面的情况之后,我们对企业将来要长成什么样,进行一个预设。
根据客户需求特点、行业竞争现状、需求实现技术、生产要素组织技术、行业法律法规,进行企业的活系统规划。企业活系统进化分不同的版本,有测试版,有简约版,有成长版,有富配版。
测试版意味着我们允许试错,简约版意味着有些功能是简化的,成长版意味着有些功能在阶段性的培育中。富配版意味着,各个功能我们都预留了未来发展的空间与资源。
活系统建设与升级的过程,职能培育是很重要的。没有职能培育,很多看起来很美好的规划,是落不了地的。一个职能的实现,职责、流程、工具、方法、相关职能的配合、称职的履职人员。所有这些条件,都需要有时间来准备,准备好了这些要素,也需要时间去让要素之间互相磨合。
2、分析评估,把活系统的瓶颈找出来:
规划好未来后,我们根据未来与现状之间的差距,结合活系统在现实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把活系统的瓶颈找出来。
在笔者的辅导经历中,曾辅导过一个搞IT集成的公司。这个公司对标华为,我们分析他系统的现实运行情况后,发现他的第一瓶颈是营销。
过去虽然销售额年年成长,但基本上是依靠老板的关系在销售。这个系统要成长、要升级、要对标华为,第一步应该是把职业化的营销队伍建立起来。
3、找到突破瓶颈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找到瓶颈后,我们就要考虑设计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比如在上面的IT集成公司,我们设计的方案是,改组原来的营销部。以前的营销部主要工作偏到项目实施工程上去了。经过改组后的组织,把工程划归售后实施部。同时也决定成立新的营销部,成立新军,外聘总监、相应的营销业务团队。在营销总监没到岗之前,我们从顾问公司抽调了一位资深顾问代理营销总监职务。三个月后,我们顺利地把新的营销系统建立起来了,团队齐全,工作方法齐备,新的营销总监到岗,于是系统开始运转起来。
4、依次突破瓶颈:
瓶颈是相对的,解决后一个瓶颈后,下一个瓶颈又会出现。(心理准备做好,问题是解不完的)
在上一个案例中,营销部新军成立并经过训练启程后,对营销部进行支持的产品管理部又成为瓶颈。营销部开足马力一冲锋,投标、售前技术支持、产品技术行销等工作又开始捉襟见肘了。经过分析,我们对产品管理部职职能培育,制订新的政策,就是放开其售前人员的编制。不怕在局部和暂时浪费一些资源,要敢于在公司战略突破方向上聚集优势兵力,撕开一条口子,从而打破系统的平衡,以上升到更高层次。
5、不断改进,在动态平衡中持续提升:
华为的活系统升级中,有一个原则,就是不断在动态平衡中优化。
营销弱了,一段时间倾斜培育营销职能。这一段时期,多少优秀儿女,从研发、生产、售后走向营销一线。
当营销职能强化了,建设好了,公司又鼓励在营销干出业绩了的人,回流到公司总部担任领导,强化内部管理。
企业活系统的升级,应该是这样。一阴一阳之谓道,在阴和阳的交互中,实现动态平衡,不断向更高更强更快运动的平衡。